翰墨趣谈·刘墉
《刘墉》:刘墉(1719—1804),清代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由翰林院编修累官协办大学士,嘉庆三年(1798)授体仁阁大学士,四年(1799),加太子少保衔。卒,晋赠太子太保,谥文清,入祀贤良祠。博通经史百家,然政治文章,皆为书名所掩。尤长小楷,用墨厚重,貌腴骨劲,别具面目。张维屏《松轩随笔》评曰: “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 徐珂《清稗类钞》评为: “诸城刘文清书法,论者譬之黄钟、大吕之音,清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传世书作有《苏轼秋阳赋》、《小楷册》、《行书七言联》、《行书立轴》、《赠竹泉八言联》等。
浓墨宰相
刘墉是清代有名的宰相,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集帖学之大成,被誉为海内第一,与当时的翁方纲、成亲王、铁保并称“四大家”,并与王文治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称。
刘墉书法和明代以来帖学传统有很大不同,他不追求一般学帖者习惯的流畅婉丽或纵肆跳宕,而是以丰腴浑厚的点画、率意松散的结字和浓重的墨色,来营造雍容、静谧甚至带有一些慵怠落拓之相的美感。但刘墉开始学习书法时,并未将之当作一种艺术,而是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手段。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积累,他逐渐认识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而且下了很大功夫。
刘墉对客挥毫作书时,经常使用这样一种执笔方法,即将大拇指与食指做成圆圈状,这被后世称为 “龙睛之法”。刘墉这样做,是为了向人显示自己纯运腕力作书的风格。但当他自己闭门作书时,则是另一番情景,“笔如舞滚龙,左右盘旋,管随指转,转之甚者,管会掉到地上。”这种无所拘束的作书方法,反应出刘墉随心所欲的风格。
刘墉像
刘墉书法以行书最具特色,也最能代表其书法水平,其行书的主要特征有两点,一是“肥”。这种特征是刘墉吸收苏轼书法和 “馆阁体”特点,并加以夸张而形成的。刘墉喜欢用狼毫笔和极浓的墨在腊笺上写字,蘸墨又极饱满,所以笔画肥厚,看起来肥胖,缺乏筋骨。但细细品味,发现每一笔都锋正毫健,骨络分明。二是“静”。刘墉写字,起笔藏锋,收笔回锋,祛除了暴露筋骨的弊端。其字体肥厚,墨色浓重沉郁,章法上字字独立,行行分明,毫无哗众取宠之态,有一种肃穆宁静之趣。正如郭尚先所说: “晋唐元明诸大家,得力全是个静字,须知火色纯青,大非容易,国朝相望,能符是语者,只有石庵先生。” 当是中肯之评。
因为刘墉书写笔墨浓重,所以后人戏称他为“浓墨宰相”。
《送蔡明远叙轴》 清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