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绪》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王鸿绪》人物故事小传

《王鸿绪》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王鸿绪》人物故事小传

王鸿绪(公元1645—1723年)字季友,号俨斋,又号横云山人。清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康熙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曾任《明史稿》总裁官,除制定编纂体例之外,还撰写《列传稿》205卷,又对纪、志、表部分加以编辑润色。诗文有《赐金园集》。

〔正 史〕

王鸿绪,初名度心,字季友,江南娄县人。康熙十二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十四年,主顺天乡试,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翰林院侍讲。十九年,圣祖谕奖讲官勤劳,加鸿绪侍读学士衔。时湖广有朱方旦者,自号二眉山人,造《中说补》,聚徒横议,常至数千人。自诩前知,与人决休咎①。巡抚董国兴劾其左道惑众,逮至京,得旨宽释。及吴三桂反,顺承郡王勒尔锦驻师荆州,方旦以占验出入军营,巡抚张朝珍亦称为异人。上密戒勒尔锦勿为所惑。方旦乃避走江、浙,会鸿绪得其所刊《中质秘书》,遂以奏进,列其诬罔君上、悖逆圣道、摇惑人心三大罪,方旦坐诛。

二十一年,转侍读,充《明史》总裁。累擢内阁学士、户部侍郎。二十四年,典会试。二十五年,疏请回籍治本生母丧,遣官赐祭。二十六年,擢左都御史。疏劾广东巡抚李士桢贪劣,潮州知府林杭学尝从吴三桂反,乃举其清廉。士桢坐罢,杭学夺职。会灵台郎董汉臣疏陈时事,以谕教元良,慎简宰执为言。御史陶式玉劾汉臣摭拾浮言,欺世盗名,请逮治。鸿绪疏言:“钦天监灵台郎、博士等官,不择流品,星卜屠沽之徒,粗识数字,便得滥竽,请敕下考试,分别去留。”下部议行。汉臣及博士贾文然等十五人并以词理舛误黜。初,以式玉疏下九卿集议,尚书汤斌谓大臣不言,惭对汉臣。汉臣既黜,鸿绪偕左都御史璙丹、副都御史徐元珙合疏劾斌务名鲜实,并追论江宁巡抚去任时,巧饰文告,以博虚誉。上素重斌清廉,置弗问。

鸿绪论各省驻防官兵累民,略言:“驻防将领恃威放肆,或占夺民业,或重息放债,或强娶民妇。或谎诈逃人,株连良善;或收罗奸棍,巧生扎诈。种种为害,所在时有。如西安、荆州驻防官兵纪律太宽,牧放马匹,驱赴村庄,累民刍秣;百十成群,践食田禾,所至驿骚。其他苦累,又可类推。请严饬将军、副都统等力行约束。绿旗提②、镇纵兵害民,以及虚冒兵粮者,不一而足,请饬督抚立行指参③”。上命议行。

未几,以父忧归。二十八年,服阕,将赴补。左都御史郭琇劾鸿绪与高士奇招权纳贿,并及给事中何楷、编修陈元龙,皆予休致。语具《士奇传》。嘉定知县闻在上为县民讦告私派事,按察使高承爵按治。在上言尝以银馈举人徐树敏,至事发退还,因坐树敏罪。巡抚郑端覆讯,在上言尝以银五百馈鸿绪,亦事发退还。端乃劾乾学纵子行诈,鸿绪竟染赃银,有玷大臣名节,乞敕部严议。上特谕曰:“朕崇尚德教,蠲涤烦苛。凡大小臣工,咸思恩礼下逮,曲全始终;即因事放归,仍令各安田里。近见诸臣彼此倾轧,伐异党同,私怨相寻,牵连报复;虽业已解职投闲,仍复吹求不已,株连逮于子弟,颠覆及于身家。朕总揽万机,已三十年,此等情态,知之甚悉。娟嫉倾轧之害,历代皆有,而明季为甚。公家之事,置若罔闻,而分树党援,飞诬排陷,迄无虚日。朕于此等背公误国之人,深切痛恨。自今以往,内外大小诸臣,宜各端心术,尽蠲私忿,共矢公忠。傥仍执迷不悟,复踵前非,朕将穷极根株,悉坐以朋党之罪。”时鸿绪方就质,诏至,得释。

三十三年,以荐召来京修书。寻授工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四十七年,调户部。其年冬,皇太子允礽既废,诏大臣保奏储贰,鸿绪与内大臣阿灵阿、侍朗揆叙等谋,举皇子允禩,诏切责,以原品休致。

五十三年,疏言:“臣旧居馆职,奉命为《明史》总裁官,与汤斌、徐乾学、叶方霭互相参订,仅成数卷。及臣回籍多年,恩召重领史局,而前此纂辑诸臣,罕有存者。惟大学士张玉书为监修,尚书陈廷敬为总裁,各专一类,玉书任志,廷敬任本纪,臣任列传。因臣原衔食俸,比二臣得有余暇,删繁就简,正谬订伪。如是数年,汇分成帙,而大学士熊锡履续奉监修之命,檄取传稿以进,玉书、廷敬暨臣皆未参阅,臣恐传稿尚多舛误。自蒙恩归田,欲图报称,因重理旧编,搜残补阙,复经五载,成列传二百八卷。其间是非邪正,悉据公论,不敢稍逞私臆。但年代久远,传闻异辞,未敢自信为是。谨缮写全稿齐呈御鉴,请宣付史馆,以备参考。”诏俞之④。

五十四年,复召来京修书,充《省方盛典》总裁官。雍正元年,卒于京。乾隆四十三年,国史馆进《鸿绪传》,高宗命以郭琇劾疏载入,使后世知鸿绪辈罪状。

《清史稿·王鸿绪传》卷二七一

〔注 释〕

①决休咎:判断善恶吉凶。②提:提督;镇:总兵。③指参:指责参劾。④俞:犹言“然”。表示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