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材》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冯子材》人物故事小传
冯子材(公元1818—1903年),字南干,号萃亭(或作翠亭),广东饮州(今广西饮县)人,清末著名军事将领。行伍出身,道光三十一年(公元1851年),在博白参加天地会起义,很快接受清廷招安,先后随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太平军两破江南大营,击毙向、张,冯子材带领其众,以功升总兵、广西提督,给骑都尉世职,赐号“色尔固楞巴图鲁”。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至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因追击农民起义军以及“剿越匪”,三次入越作战,威震越南。光绪八年,因病还乡。九年,中法战争爆发,冯子材奉两广总督张之洞之命,任广东高、雷、廉、钦团练督办,参加抗战。十一年,冯子材奉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率军挺进镇南关,粉碎法军攻势,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建立卓越功勋,以此晋升为太子少保、三等轻车都尉,调任云南提督。二十年,加尚书衔。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入侵时,冯子材暮年不减志气,多次请战,奉命募旧部至江南待命。二十七年,调任贵州提督。二十八年,病重免职。二十九年,病卒。谥勇毅。
〔正 史〕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平博白,赐号色尔固楞巴图鲁。改隶张国梁①麾下,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国梁拊其背曰:“子勇,余愧弗如!”积勋至副将。国梁殁,代领其众。取溧水,擢总兵。
同治②初,将三千人守镇江。时江北诸将多自置卡榷厘税,子材曰:“此何与武人事?”请曾国藩遣官司之。所部可二万,饷恒诎,无怨言。莅镇六载,待士有纪纲,士亦乐为所用。寇攻百余次,卒坚不可拔。事宁,擢广西提督,赏黄马褂,予世职。赴粤平罗肃,移师讨黔苗,克全茗、感墟。九年,出镇南关,攻克安边、河阳,凯旋,再予世职。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③,还广西。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④作,张树声蕲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适张之洞至,礼事之,请总前敌师干卫粤、桂。逾岁,朝命佐广西边外军事。其时苏元春为督办,子材以其新进出己右,恒悒悒。闻谅山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危棘,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备险奥,乃令筑长墙,萃所部扼守,遣王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居中,元春为承,孝祺将右,陈嘉、蒋宗汉将左。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斩法将数十人,追至关外二十里而还。越二日,克文渊,被赏赍。连复谅城、长庆,擒斩三画、五画兵总各一,乘胜规拉木,悉返侵地。
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子材招慰安集之,定剿荡北圻策。越人争立团,树冯军帜,愿供粮运作向导。北宁、河内、海阳、太原兢响,子材亦毅然自任。于是率全军攻郎甲,分兵袭北宁,而罢战诏下,子材愤,请战,不报,乃挈军还。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挥涕不能已。入关至龙州,军民拜迎者三十里。命督办钦、廉防务,会办广西军务,晋太子少保,改三等轻车都尉。
十三年,讨平琼州黎匪,降敕褒嘉。调云南提督,称疾暂留。二十年,加尚书衔。值中日失和,命募旧部至江南待调发。和议成,还防。二十二年,赴本官。二十六年,入省筹防,会拳乱作⑤,请募劲旅入卫,上嘉其忠勇,止之。逾岁,调贵州。二十八年,病免。明年,广西土寇蜂起,岑春煊请其出治团防。方募练成军,率二子以进,而遘疾困笃。未几,卒,年八十六,谥勇毅,予建祠。
子材躯干不逾中人,而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生平不解作欺人语,发饷躬自监视,偶稍短,即罪司军糈者。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言及国梁,辄涔涔泪下,人皆称为良将云。
《清史稿》卷四五九
〔注 释〕
①张国梁:原名张嘉祥,字殿臣,广东高要(今广东肇庆)人。曾在广西贵县、横州一带率天地会众起义,后被清军副将盛钧招降,参与镇压天地会和太平军活动。②同治: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公元1862—1874年。③七年:即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④法越事:自同治初年起,法军屡犯越南,图开红河,窥云南。⑤拳乱作:义和团运动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