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为政之道
1.以人为本,治国在人
在为政方面,儒家十分重视人才的重要性。国家的政策方针是由人才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制定和执行的,领导人才的优劣与否,对政策的形成与执行非常重要。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对人才的识别、考察、选拔、使用、监督、奖惩等机制的建立,这关系到政权的兴衰更替。他们认识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文景、贞观不能持久,多与统治者的素质和人才问题有关。因此,领导者要以更多精力去研究解决人才问题,人才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
要解决“人亡政息”的问题,关键是人和人才问题,人变了,一切都会变。其次是制度、体制、民主、法制等,这些都是由人来建立,是由人去实行的,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因此,“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是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选人的根本是选德,德的最高要求是爱民,我们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政在人与以人为本是一个整体,以人为本绝不只是一句话,必须以制度政策来体现,由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来检验。要推动经济发展,要民富国强,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实现社会的诚信和谐,必须解决人的问题。
2.加强团结统一,正确处理内部关系
加强团结统一,除了奋斗目标一致外,还要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也要有严格的组织制度与纪律强制约束。就个人的素质而言,“君子和而不流(态度和平,能团结人,又不同流合污)……中立而又不倚(政治坚定,不偏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政治清明,坚定充实地为国家社会服务)……国无道,至死不变(奸邪当道,不同流,不变节)”,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避世)不见知而不悔”。
维护内部团结,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儒家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领导集团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内部的统一与团结。“居上不骄,为下不背(不越位,不背离),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上下级关系密切融洽,政令才能畅通,使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统一政策政令,国家才能得到很好治理,“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得而治矣”。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于制度政策,但最根本的还是人,“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领导要有预见性,要综合研究考虑各方面的情况,科学决策,制定出中长远战略目标和各种应对方案。预见性对于决策层和领导者来说,事关大局,所以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音颊,说话不顺畅)。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行动有计划,就不会有愧疚)。道前定,则不穷(有计划,有预见,就不会陷入困境)。”
《中庸》的政治思想是比较全面的,它从人是治国理政的根本说到人的思想道德观修养,从领导集团内部的协调说到领导决策。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聪明智慧,能担当重任)。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发愤图强,意志坚毅,决策有魄力)。齐庄忠正,足以有敬也(端庄忠厚正直,人们敬仰)。文理密察(文风条理精细明察),足以有别也(能明辨是非善恶)”,领导者应具备上述各方面的决策素质和能力。
《中庸》还提出了治国理政的九条准则,即“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亲爱家庭),敬大臣也,体小臣也(爱护基层下级),子庶民也(爱人民),来百工也(召集工匠,发展生产),柔远人(安抚外来民众),怀诸侯也”。因为“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处事不糊涂),体小臣,则士人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勉力),来百工,则百姓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这九件事,基本上概括了古代国家的政治经济等职能。
4.创建业绩,为民谋利,用实效来取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儒家一贯主张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业绩取得人民的信任。统治者的方针政策要经过实践来检验,也就是说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实惠,“上焉者(在上位的人)虽善无征(虽然品德很好,但是没有经过验证),无征不信(没经过验证,人民就不会信任),不信民弗从(不信任,人民就不会服从)。下焉者,虽善不尊(在下位的人虽然主张好,但无地位职权不尊贵),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中庸》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再好的理论政策,在没有经过社会实践检验以前,人们是不会相信的,因而难以得到人民的支持。
《中庸》指出:“君了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君子的主张,要从自身做起,做出成效,取信人民,经过人民验证,“是故君子动而为天下道,行而为天下德,言而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不为人讨厌)”, “见(现)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悦,是以声名洋溢中国”, “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早)有誉天下者也”。这些要求是很高的,也是很具体的。任何学说理论真理政策,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检验,证明其正确性,才能显现其生命力,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拥护。
总的说来,《中庸》是一部思想道德修养的书,提出了“致中和”的修身之道,还特别强调诚信做人做事,对诚信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其政治学说,也都有积极可取之处。今天,思想道德观建设也是国人所关心的问题,我们重温《中庸》的忠告,对当前诚信和谐社会建设不无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