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医药文化·拔罐疗法

中华传统文化·医药文化·拔罐疗法

亦称“拔管子”或“吸筒”,古代称为“角法”,俗称“拔火罐”,是中医一种古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即把燃着的纸片或酒精棉球投入罐状器具中,或在罐内绕一圈后,将罐立即覆于施治部位,借此推出罐中空气,形成负压而吸附于患处或穴位上,产生局部充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法。最早记载拔罐疗法的医书,是晋代医家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以兽角制成罐状拔脓血,治疗疮疡肠肿。唐代王焘《外台秘要》进一步阐述了角法的应用:“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半寸,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清代医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火罐,江右及闽中者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大人指,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书中还对适应证、操作方法及优点等作了详细介绍。最早的罐具有兽角、竹筒,以后发展为金属罐、陶瓷罐、玻璃罐。千百年来在我国城乡广为使用,治疗腰背疼痛、腹痛等病症。临床医疗上还可治疗风湿病、头痛、哮喘等症。现代又发展了刺拔罐法、推罐法和水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