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理学诸派·横渠学派

理学·理学诸派·横渠学派

这是以张载(1020—1077)为代表的学派。因张载曾在家乡陕西郿县横渠镇讲学而得名。这一派学生多为关中人,又称关中学派,其学说被称为关学,因张载主张气本论,亦称其学为气学。

张载学说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张载在《正蒙·太和》中提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的命题,把气与本体联系起来,视太虚为气之本然状态,即肯定气为天地万物之本体,在气之上没有更高的任何实体。此论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是首次提出,为创立气本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张载通过论述“太虚即气”和“由气化有道之名”肯定气为根本,理乃气之所从出,从而确立了气本论世界观。他说: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 “无”。(《正蒙·太和》)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同上)



这是说气有聚散、聚而有形则显,散则无形则隐,然无论聚散、显隐、有形无形,其实均为气不同的存在形式,世界不存在绝对的 “无”,太虚即物质世界。

张载对“气”作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性概括:



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耳。( 《正蒙·神化》)



指明气的特点是存在于时间空间、运动和静止,为人所能感觉到的。

张载又提出:“由气化,有道之名”(《正蒙·太和》)的命题,“道”即是理,理是气化之名,肯定气为第一性的实,理为气之从属性的名。

张载的气本论世界观还体现在无神论方面,他提出“天则无心无为,无所主宰”(《易说·复卦》),明确否定最高主宰意志的存在,更不承认有世俗所谓之鬼神。

②“一物两体气也”

“一物两体气也”(《易说·说卦》),这是一个把辩证思想与唯物论结合的命题。“两”指阴阳,认为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对立的矛盾所推动。并指出事物的运动变化在内因之 “机”,“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正蒙·参两》)。明确否认外力论。又认为事物是在相互作用相互推移中生成和发展的,提出“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正蒙·乾称》)。还承认运动变化有显著的“变”和渐进的“化”两种形式,“变,言其著;化,言其渐”(《易说·乾卦》)。接近认识到事物有质变和量变。

③知“由内外之合”

在认识论方面,张载提出知 “由内外之合”(《正蒙·大心》),这一命题肯定人的认识,是由于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结合而来。他说,“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 (《语录上》)肯定认识的对象在外界,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感应。但张载在感性认识如何升华为理性认识上停步并滑向了唯心论。他从天下之物无穷,而人的闻见有限出发,在求认识事物本质时,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对立起来,认为闻见之知只能“狭心”、“梏心”,提出不萌于闻见的所谓 “德性所知” (《正蒙·大心》),这与二程的“德性之知”并无差别,都是神秘的直觉。

④“天地之性”与 “气质之性”

与当时许多理学家一样,张载亦极爱谈论抽象的人性。在宋以前,对人性有善、恶、无善无恶和善恶混以及性三品等论。他们均不能比较圆满地回答善恶的对立及其来源问题。张载首分人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他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弗性者焉。”(《正蒙·诚明》)这本是用气本论解释人性而却陷入抽象人性论。认为天地之性是人与万物普遍存有的是物质之本性,它纯善无恶,气质之性则偏杂不纯。人与人气质不同,应予改变,故要“变化气质”。这一观点,与二程分的“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也无本质区别。

⑤ “民胞物与”

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学说,体现了儒家“大同” 的社会政治思想。他在 《正蒙·乾称》 (又称《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把君主说成是父母宗子,大臣是家相,长长幼幼,疲癃残疾,惸独鳏寡均是自己的兄弟。这里没有等级贵贱之分,没有贫富优劣之别,这一平等观念建立在人和万物都是乾坤父母之子,人民是我的同胞手足,万物均与我同类的思想基础上。《西铭》无疑有某些保守、消极思想,然“民胞物与”的提出,为后世追求社会进步提供了理论目标和方向,这是应予肯定的。

张载学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得到许多著名学者高度评价。明清之际把中国古代哲学推向高峰的唯物论大家王夫之以继承张载之“正学”自命,颂“横渠之学问思辨之功,古今无两”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 ( 《张子正蒙注·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