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明代的音乐学术活动·《溪山琴况》 的琴乐研究
明末徐上瀛撰《溪山琴况》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七弦琴表演艺术理论的琴乐美学专著。该书与《乐记》、《声无哀乐论》一起被称为古代音乐美学史上论述完整且自成体系的“三大书”。《溪山琴况》收于徐氏所辑《大还阁琴谱》,该谱集是继严澂《松弦馆琴谱》后虞山派又一重要琴谱。古琴演奏美学的观念与理论成果,可溯自先秦。经汉唐及至宋明古琴艺术的发展,琴学理论已相当丰富。徐上瀛正是在对前人的琴学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例如对崔遵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琴乐审美范畴的借鉴;对虞山派“清、微、淡、远”风格的发展等),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仿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提出琴乐 “二十四况”,即二十四个琴乐审美范畴。因其兼收各家所长而形成自身完整而系统的琴乐演奏美学体系,使得徐上瀛在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与琴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徐上瀛《溪山琴况》所提琴乐审美二十四况味(即二十四个审美范畴),即: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徐上瀛在研究历代琴人对琴学审美范畴的总结后,提出这二十四况,具有集大成的意义。但是,在其整体理论框架上,他是以“和”为诸况之首。正如他在全文开首谈 “和”况时说的,“其成重者,和也”。“和”这一审美范畴在《溪山琴况》中具有多种涵义,这与徐上瀛汲取了历史上有关“和”的多种观念有关。文中论“和”,不仅包含有音乐审美听觉心理的意义,甚至还具有社会伦理学的意义。当然,“和”况中论证最多的,是从琴乐演奏中的 “弦”、“指”、“音”、“意”的相互关系去谈“和”。这种论证方法,不仅是为了说明“和”在琴乐演奏中的不同层次与内涵,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和”况与诸况之间建立了一种必然的联系,从而使得他的理论在整体上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事实上,《溪山琴况》在二十四况的阐释中,先是在“和”与“静”(“清”)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又进而通过此,在“和”与诸况之间建立联系,这是能够由《溪山琴况》对诸况的论述中分析出来的。《溪山琴况》在 “和”况中对“弦”、“指”、“音”、“意”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其理论建树的意义在于比前人更注重从演奏的角度谈琴乐审美思想,将传统的琴乐审美意识与演奏技巧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合成一体,使琴乐审美理论更具实践性与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