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学·宋代中国传统金石学的形成·笔记丛谈
宋代笔记数量较多,其中不少记有金石考古资料和研究的心得。对这些考古学史上值得注意的成果,不少学者进行了认真的整理。沈括《梦溪笔谈》一书,有关金石和考古见闻、研究心得不下28处,涉及新石器时代至唐代的古器物、墓葬、古城等不少方面(参见夏鼐:《沈括与考古学》,《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三十卷,中卷二十二、二十七谈及盗掘古墓及随葬品、木简出土等事。卷三十记有长江三峡的崖墓。而蔡絛《铁围山丛谈》(六卷)一书,有对古器物的名称、形状、纹饰、色泽等方面的研究心得。此外,还论及鉴定古器物的真伪,而“古器说”,则谈及宋代金石学的兴起及发展。因此,宋代笔记为我们“保存了丰富的考古资料,是需要认真加以发掘作专题研究的”(参见夏超雄: 《宋代金石学的主要贡献及其兴起的原因》)。
宋代的金石学家,已经创立了一套收集、整理、鉴别、考订和刊布金石资料的研究方法和具有了“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论其世谥”的研究课题,并出版了一大批金石著作。因此我们说,我国传统的金石学在宋代形成了。
宋代的金石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金石文物资料的命名,宋代学者发凡起例,做出了创造性的成绩。王国维指出:“凡传古礼器之名,皆宋人所定也。曰镜、曰鼎、曰鬲、曰甗、曰敦、曰簠、曰簋、曰尊、曰壶、曰盉、曰匜、曰盦,皆古器自载其名,而宋人因以名之者也。曰爵、曰觚、曰觯、曰角、曰斝,古器铭辞中均无明文,宋但以大小之差定之,然至今日,仍无以易其说。知宋代考古之学,其说虽疏,其识则不可及也” (王国维: 《说觥》,《观堂集林》,第147页)。
宋代的金石学研究,毕竟尚处“形成时期”,因而不少论断难免有穿凿附会和纰谬之处,但其对清代金石学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