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各民族独树一帜的物质生活习俗·服饰习俗

天山文化·各民族独树一帜的物质生活习俗·服饰习俗

(1) 帽子和头巾。按照伊斯兰教的礼仪,在户外,如头部不加任何遮盖,就是对上天的一种亵渎行为。因此,信仰伊斯兰教的新疆各民族男女都非常重视戴帽子和头巾。尤其在农村,男性出门时,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女性则不可缺了头巾。男人去参加各种喜庆活动,如没戴帽子,便被认为不礼貌或不尊敬对方。

维吾尔族人人爱戴称为“朵帕”的一种精工绣制的四楞或五楞的小花帽。他们戴上小花帽,似乎个个都增添了一份俊美,一份秀丽。小花帽的种类很多,不少于数十种,而且天山南北各地的小花帽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比如,小花帽分为儿童帽、青年帽、妇女帽、老人帽等。再如,巴旦姆朵帕是南疆中年以上男子爱戴的小花帽,维吾尔族姑娘婚前戴“吉莱姆朵帕”和金丝绒上绣小花的“都哈瓦朵帕”等。在南疆妇女们出门时,除戴小花帽外,总要系上或披上一块白色头巾或纱巾,别具风采。现在喀什等地,有部分妇女蒙着面纱。宗教职业者多用长的白布缠头。

哈萨克族男人,冬天戴的帽子是带有两个耳扇的弧尾尖顶的四棱“吐马克”,里层多用狐皮或黑羊羔皮制作,外用各色绸缎,顶上饰有猫头鹰羽毛。也有用羊羔皮和水獭皮制作的圆顶帽。夏天,牧民们戴用白毡子制作的、黑绒翻边的帽子。阿尔泰哈萨克牧民不戴帽,夏天像山西农民一样头上扎条白毛巾或三角白布,只是扎法不同。哈萨克族姑娘戴水獭皮制作叫“标尔克”的圆帽子。帽顶上绣花并插一撮表示吉利和勇敢的猫头鹰羽毛,上有红珠子、玛瑙等装饰品。还戴一种叫“塔克亚”的圆斗型帽子。夏天她们扎头巾。姑娘出嫁时,她们戴“沙吾克烈”(凤冠帽)。这种帽子是种尖顶帽,里子用毡子做成,外面罩布、绒或绸缎。帽子绣满了各种花卉,镶嵌着各种金银珠宝,前面饰有一行行串珠,垂吊脸前。在婚后一年内一直戴此帽,一年后才换花头巾。妇女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又要换戴一种用白布制作、上绣各种花卉图案、仅露出面部的头饰,叫“克米谢克”。年长的妇女或子女多的妇女,或佩戴花纹不太鲜艳的“克米谢克”,或只戴白色头巾。

柯尔克孜族男子一年四季戴灯心绒的圆顶小帽,年轻人多戴红、绿、蓝等色,年长人多戴黑色的,在小帽的外面还戴着“卡尔帕克”或“台别台依”帽。“卡尔帕克”主要是夏天戴。它用白毡做成,帽里的下沿镶着一道黑线,向上翻过来,并在左右两边各开一个口子,帽顶为四方形,饰有珠子和缨穗。“台别台依”是年长者戴的帽子。它用羊羔皮或狐狸皮制成,帽沿较宽,帽顶多用黑绒做成,呈方形。克孜尔河以南的柯尔克孜族的“台别台依”顶较高,多用红、绿、紫色丝绒做成,老少都戴。小姑娘戴水獭皮做成的顶系珠子、缨穗、羽毛的红色大圆顶的“台别台依”或戴红色丝绒圆顶小帽。中年和老年妇女多披白色头巾。

塔吉克族剽悍强壮的男子头戴黑绒圆高统羊羔皮帽。帽上绣数道细花纹和一道阔花边,用黑羊羔皮做里子。青少年戴同样的白色帽。青年妇女的圆形花帽子,镶嵌有金银片和珠子。帽子前沿吊有一排色彩鲜丽的珠子和银链,已婚妇女,帽子外要披上大头巾。

(2)衣裙和腰带。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男子的外衣多是过膝、宽袖、无扣、无领对襟的长外套——袷袢,腰间系腰带。男子的内衣也多是竖领单襟扣领的衬衣,有些绣有十字花的图案,显得很别致。女子也都喜爱穿连衣裙,外面爱套上个短背心。不同的仅仅是各民族的服装在用料和样式上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

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穿艾特莱斯绸缎做的筒裙。这种绸子的图案独特,纹样似树皮纹、水波纹。它有喀什——莎车与和田——洛浦两大产区。前者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后者讲究黑的效果,虚实变化,色彩简洁明快。塔吉克族妇女的连衣裙多以红色为主,在裙边、领口、袖口绣上美丽的花纹。柯尔克孜族姑娘和青年妇女喜欢穿红色竖领的连衣裙,有的下端镶制皮毛,显得华丽高贵。塔塔尔族妇女喜欢穿白、黄或紫色的连衣裙,有的喜欢穿半皱边的长裙。

哈萨克族男子冬天多穿用老羊皮缝制的皮大衣、皮裤。由于骑马多,他们的皮裤一般都很宽大,可以在长时间骑马中不易破裂和损坏。

柯尔克孜族在服装上也受其他民族影响。阿克陶、英吉莎的柯尔克孜族多同维吾尔族、额敏县信仰喇嘛教的柯尔克孜族老人穿蒙古式的大红袍子。

锡伯族男子的服装同汉族人差不多,有的则喜欢穿西服,扎领带。锡伯族妇女仍保留着自己传统的服装,她们主要穿旗袍,外面套坎肩儿,下身穿长裤,但扎裤脚。长裤一般是灰色和蓝色,腿带子黑色,用白布绱裤腰。

新疆一些民族爱在衣服外面系上腰带。维吾尔族男子的腰带用布、绸、织绵等制成,上面有绣花或印花。他们的腰带又宽又长,折起来捆在腰上,可起到扣子和口袋的作用。每当维吾尔农民出门和下地时,他们常常把馕、水果等食物往腰带里一卷,扎在腰上。想吃时,就从腰上解下来,坐在渠边、地头吃起来,十分方便。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男子多系用牛皮做成的腰带。他们的腰带宽窄不等,上面镶嵌着金、银、珊瑚、珍珠,宝石等装饰品,左侧悬一皮囊,放杂物,右侧佩小刀。乌孜别克族男子腰间系一条三角形绣花腰带。

(3) 靴子和套鞋。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都喜欢穿皮靴和毡靴,冬春季节常在靴子外面套上胶套鞋。现在许多人也穿各式样的皮鞋。

维吾尔族的胶套鞋分为两种:一种圆头的胶套鞋,主要套在靴子和皮鞋外面;另一种尖头软底皮靴套鞋,多为老年人和宗教人士所用。穿胶套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靴子和皮鞋,免受雨雪侵蚀,延长使用期。加上少数民族家里多铺有地毯和花毡,入室时只须脱去套鞋,比较方便。宗教人士进清真寺做礼拜时,要脱鞋才可入殿。

哈萨克族的靴子和鞋有其游牧民族的特点,都是皮革制成,种类很多。男子冬天穿的靴子是高后跟的长筒皮靴,长至膝盖以上。靴内穿毡袜。毡袜的边口用绒布镶边,美观、大方又保暖。夏天穿的靴子,靴底薄,里面衬着裹脚布或单袜子。还有专门狩猎时穿的靴子,后跟很低,有包头,轻便柔软,另有用软皮制作没后跟的软鞋子和皮套鞋子。哈萨克妇女也穿皮靴,有的上面绣花。穷苦人穿的一般是用生皮缝制的一种极其简陋的皮窝子鞋和毡片缝的毡袜。哈萨克族牧民喜欢在靴底钉铁掌,在多石头的戈壁滩上耐磨。

柯尔克孜族男女都穿高筒皮靴或毡靴。有些女高筒皮靴上也绣有花纹。贫苦男女牧民穿一种称为“巧考依”的鞋,仅仅是用土布缠于脚上。

锡伯族妇女在清代前穿靴子的较多,一种是鞋匠用羊皮或鹿皮做的,比较柔软;另一种是女人自己做的。满清时期,锡伯妇女穿的与满族的鞋基本相同,比较流行花盆底鞋、四散底鞋、平底便鞋。现在,锡伯妇女喜爱穿白袜绣花鞋。她们的鞋一般都要绣花,不绣花的鞋叫“瞎鞋”。“懒老婆,穿瞎鞋”,鞋不绣花,会被人笑话。

(4) 妇女的装饰品。新疆的每个少数民族妇女都喜欢佩戴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品,显得雍容华贵。除这些装饰品外,各族妇女还以本民族特有的方式来打扮自己。

哈萨克族未婚姑娘胸前佩有金银制的银元、扣子、珠串等装饰物,发辫上还别有用金银锻制而成的发带,再在颈上挂项链,手上戴金银戒指及手镯,真是满身金银,光彩夺目,走起路来,身上的装饰物铿锵作响,饶有风趣。妇女婚后还戴戒指、手镯,但胸前已不戴任何装饰物。

柯尔克孜族小姑娘的胸前多钉有几行银扣子、贝壳扣子及银币等,像维吾尔族姑娘一样梳着很多根辫子。不同的是,维吾尔族姑娘不像柯尔克孜族姑娘一样在发辫上系上链子、银元等物。柯尔克孜妇女婚后,包括老年妇女的两根发辫梢上,也都系有链子、银元、钥匙等物。南部的柯尔克孜族妇女胸前还佩带一块铸有花纹的圆银片。

锡伯族年轻女子喜欢用珊瑚珠子穿成串,右端挂在旗袍大襟嘴的纽扣上,左端挂在用野鸡翅膀尖上的骨头制作的胸针上,非常别致。锡伯族妇女头上还少不了簪子,其中有红珊瑚翡翠挑盘和红玛瑙金簪。有的簪子上有个银制的小花瓶,里面可以装几滴水,鲜花插在里面,戴在头上,可以保持一天不谢。锡伯族妇女尤其爱戴花。有的头中间戴朵大花,有的头两边各戴一朵花,还有的斜戴一些小花,与大自然交相辉映,实在美极了。老年妇女在节日时,发髻旁边一定要戴一朵大红的绒花,认为这样可以给儿孙们带来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