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台湾的戏剧和歌谣·台湾京戏

台湾文化·台湾的戏剧和歌谣·台湾京戏

最早传进台湾的是中国传统戏剧京戏的前身——皮黄曲调(即西皮、二黄)。据江日昇的《台湾外记》记载,在17世纪前半期,已有皮黄曲调从大陆传入台湾了。当时何斌在台湾任通事(翻译)时,曾叫人从大陆请了戏班在自己家里搭台演唱皮黄曲调。皮黄曲调后来于18世纪变成中国传统戏剧——京剧。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台湾同胞称之为“国剧”,也叫“正音”。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又有沈光文等人从闽南一带延请戏班到台湾演出闽南戏。沈光文又叫沈斯庵,浙江人,明末著名学者和诗人,跟郑成功到台湾,后在台湾组织诗社,大兴诗风。这就是说,17世纪60年代后,闽南地方戏也传进台湾。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大陆传统的地方戏剧纷纷进了台湾,在台湾各地演出,台胞或以为娱乐,或慰乡愁,甚至婚丧喜庆,祭祀神灵和祖宗等,亦多到福建各地延请各种戏班到台湾演出,有时就连犯科受罚等,也以演戏来赎罪、赔礼。演戏成了台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爱看祖国传统戏剧,一时在台湾蔚为风气。

在清政府统一管理台湾后,台湾海峡两岸人民可正常往来。于是大陆传统的戏剧更多地、络绎不绝地进入台湾。进入台湾的大陆传统戏剧、除了皮黄曲调,其他主要是福建和广东的地方剧种。据连横《台湾通史》记载:“台湾之戏,一曰乱弹传自江南,故曰正音”,“二曰四平,来自潮州,语多粤调,降于乱弹一等,三曰七子班,则古梨园之制,唱词道白皆用泉音。”“又有傀儡班,削木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与说书同。”“又有采茶戏者,出自台北,一男一女、互相唱酬。”当然,传入台湾的戏剧不只这几种。

这里把乱弹说成“正音”恐怕是福建人的说法。连横受福建人说法的影响,沿用此说,显然是不确切的。事实上,所谓正音就是指京戏,其前身就是皮黄曲调。京剧正式形成后,到台演出更加频繁。清代中期以后,各京剧团体零星到台演出传统的京剧节目,接连不断,而大规模到台演出,是1885年台湾建为行省时的事。那时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他曾以重金从北京聘请京剧戏班到台公演,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给台湾同胞留下深刻的印象。

1895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台湾期间,妄图割断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化关系,极力限制甚至禁止大陆各种剧团到台演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目。然而不管怎样禁止都是禁不了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台湾同胞每每冲破各种阻力,从祖国大陆聘请京剧团体到台公演,以慰乡思。其间,最早到台演出京剧的,是1910年秋由台北戏剧团体“得胜茶园”从北京聘请的“鸿福班”,到台后在台北“淡水戏馆”演出传统节目《李陵碑》和《御果园救驾》等。台湾同胞看到从祖国来的国剧,心中久久无法平静。1915年后,又有上海的京剧团体“上天仙京班”等到台北“新舞台”(由“淡水戏馆”改名)演出京剧节目,台湾同胞盛情款待他们,还大力挽留他们,京剧演员们大受感动。有个叫“天胜京班”的演员们接受台胞的请求,留在台湾进行长期演出,久而不衰。

1919年五四运动后到台演出京剧的戏班更多了。1920年后的几年里,先后有上海的“余庆京班”、“复胜京班”、“三庆京班”、“如意女班”、“醒钟安京班”,福州的“旧赛乐”以及广东的京剧戏班等,到台演出京剧,丰富了台湾同胞的文艺生活内容,唤起台湾同胞的民族情感。到台的京剧戏班中,“复胜班”还在台首创了新奇的机关布景,配合新颖的京剧节目,一时轰动全台。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大陆的京剧戏班难得渡台演出,留在台湾的京剧演员亦不得伸其志,展其图,不少人走投无路,纷纷改行,另谋生活出路。这时,台湾的京剧处于被消灭之中。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台湾归还中国,国剧又在台湾重新放出光彩。1946年,广东客家人组织京剧团体到台演出京剧传统节目《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台湾同胞劫后初定,又闻国音、再见汉戏,直如久旱遇雨,枯木逢春,一派欢喜若狂。接着又有福州《新国风》剧团到台,先演出闽剧,再演出京剧,亦大受欢迎。由于民族感情的作用,台湾同胞对京剧的喜爱一时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于是纷纷在台组织京剧团体,经常进行演出,这前后,在大陆到台之京剧团体的推动和帮助下,台胞组织了京剧团体,如“顺宜团京班”等,那时京剧团体仅在台北就有六班之多。新组织的京剧戏班,在大陆到台的名演员的帮助和参与下,演出各种传统的京剧节目。这当中,大陆到台的京剧演员,各显身手、努力争胜,顾曲者尽情欣赏,观看人数之多可谓空前,使京剧在台盛极一时。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从大陆到台的京剧演员如顾正秋、戴绮霞、张正芬、胡少安、章遏云等,后来多成了台湾省京剧界的骨干力量。他如苏盛轼、王福胜、李桐春、李环春、程景祥、孙元彬等,均是大陆到台的老辈京剧演员,对台湾省的京剧发展都有过积极的影响。

日本投降,台湾收复后,在台湾省成长起来的中青年京剧演员也有不少,影响较大的有徐霞、郭少庄等。徐霞,祖籍苏州,早年学梅派唱腔,受业于朱琴心和苏盛轼,受过顾正秋的指点,在嗓音、功夫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她主演的《四郎探母》《祭塔》(《白蛇传》中的一段)等戏,深受台胞欢迎;她改编的《牡丹亭》等也很受人注目。郭少庄,祖籍河南滑县,生长于台湾,八岁入台湾大鹏剧院学演花旦,1967年毕业后留在大鹏剧团当京剧演员,后又到文化学院深造过,有一定的文艺修养,能演戏,也能编戏,还会写文章;除了演京剧,还演过电视剧,常以花旦、刀马旦、青衣、小生等各种不同姿态及唱腔身段出现于台湾戏剧舞台上。而她的出名还因为她发起组织了台湾省的京剧改革运动。其他年轻的京剧演员在台湾的还有女花脸王海波,武生陆豪,青衣严静商,武旦杨莲英,小生高惠兰,老生叶复润等,他们都是台湾收复后从台湾成长起来的,在京剧表演艺术方面都有相当的成就,并对台湾省的京剧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近几十年来台湾省的京剧一直是在挣扎中发展的。50年代后,先是由于电影业的兴起,后来又有电视业的兴起,从京剧场夺走了大批观众,因此,台湾省的京剧开始处于衰落之中。老的京剧演员和京剧爱好者,为了保存祖国文化遗产,为了使京剧这朵国花永开不败,曾致力于兴办京剧学校,设置京剧团体,以培养人材。他们的努力是收到一定效果的,但人们想不到的是,在台湾,年轻人对于京剧多不感兴趣,不大问津京剧。许多青年学生只是把京剧当成游乐节目,最多也只看看武打场面,对唱腔和其他表演技巧,多不加欣赏。……对此,台湾省京剧界人士颇感忧虑,他们考虑如何发扬祖国文化传统,以唤起青年人对京剧的兴趣。为此,近几年来台湾京剧界力图在传统演法的基础上,对京剧进行一番改造,添增些新意,以期吸引观众,于是在台湾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京剧改良与革新活动,这当中特别值得提到的是1979年起二十八岁的京剧演员郭少庄所发起的京剧改革运动。为了吸引青年观众,这一年郭少庄在台湾发起组织“雅音小集”,由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命名,并专为此设计了大幕,以革新京剧。张大千,四川内江人,30年代曾与溥心畲一起誉满画坛,人称南张北溥,他的杰作《长江万里图》轰动世界。因此,他为台湾京剧设计大幕,对台湾京剧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京剧最早从祖国大陆传入台湾,尊为国剧常演不辍,历久不衰,数百年来不因形势变化而淘汰,这充分说明祖国的传统文化在台湾牢牢地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