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文化·塞上胜迹此亦奇·古石窟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位于宁夏固原县西北五十余公里处,山脉南北绵延,属六盘山北端。此处峰峦叠嶂,树木葱茏,风光秀丽,是宁夏不多见的风景区。须弥山石窟在须弥山东麓,开凿于北魏中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从北魏开始,西魏、北周、唐、五代等时期都陆续在这里开凿石窟,这些石窟分布在迂回近两公里之遥的八个山崖上,但主要集中在俗称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和“桃花洞”的五个山峰上。须弥山石窟共有一百三十余室,绝大部分在地震中受到破坏,现仍有雕像和塑像的有二十室。
北魏时期的石窟,集中在“子孙宫”,这里位于整个石窟群的中部,以后开凿的石窟,即以此为中心,逐次向南北两侧伸展。北魏时的石窟,窟室为方形,窟室中央有方形塔柱,直接窟顶。塔柱分层,少则三层,多则七层,各层四面凿有佛龛,内有佛像。就窟室形制来看,带有较浓厚的印度“支提”式窟形的特点。最早开凿的第十四窟内的造像,古朴淳厚,丰润自然,相似于云岗石窟中北魏前期的造像。略晚些的二十四、三十二窟内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佛和菩萨额部宽阔,脸形清瘦,鼻梁高耸,眉眼细长,唇薄嘴小,梳高螺髻发式。佛身着袈裟,菩萨则上身袒露,下着曳地长裙。衣饰线条遒劲有力,但缺乏柔和感,造像身躯比例也不够匀称,头大,上身长,下身短,似较多地保留着异域的风格与特征,由域外传入不久的石窟艺术此时还未能与中国的传统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北周时期的石窟,大多集中在窟群的中心或偏南,在须弥山窟群中占有重要地位。洞窟的形制还保留着北魏时期的风格,窟室平面为方形,室中的塔柱略宽大,单层直达窟顶,塔顶为宝盖式。有的塔柱底部雕有吹箫笙、弹琵琶、拨箜篌的伎乐人像,有的窟顶雕有翱翔的飞天。窟内的造像,除保留北魏的一佛二菩萨式外,又新有了阿难和迦叶二弟子。第四十五窟和第四十六窟,是现存造像最多的窟室,均有大于真人的造像四十余尊,窟内装饰性的雕刻也更为丰富,如幔帐式佛龛、龛侧龙形及龙口所衔的流苏等。第五十一窟,是须弥山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由主室、前室和左右二耳室四部分组成,其主室面阔十米,进深二十五米,高十二米,几近将一座小山峰凿空,可与敦煌和麦积山最大的石窟相比。窟室中正壁坛坐上,盘腿端坐着三尊大佛,高约六米,此处,洞窟内还有同样大的佛像四尊。这些造像,质朴拙重,气势雄伟,刀法流畅,面容丰满,手足丰腴,是造像中的精品。此时的造像已更多地显示出较为成熟的民族风格。
唐代修凿的石窟,分布在窟群中心的南北两侧。唐代是须弥山最繁荣的时期,修凿的石窟为数最多,其雕刻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与前代相比,窟室的布局有了较大改变,平面虽仍为方形,但已由塔柱式变为佛殿式,室内空间加大,沿壁设置坛床,上置佛像。有的大型佛像,将山劈去一部分,依山壁雕造佛像,顶及前部加设木构建筑。窟内造像的内容,已更为丰富,除以前的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外,又增加了力士、天王、魔鬼。佛像大多盘坐在莲座上,面相丰润,神态温和安详,手的掌指结为各种不同姿态的佛教手印。还有的佛像为双腿下垂或一腿盘坐一腿下垂坐式。佛像身着袈裟,襞褶分明,线条柔和流畅。须弥山第二窟的释迦大佛,是须弥山最大的一尊佛像,俗称“大佛楼”。佛像依山而坐,双手抚膝,高达二十余米,面部丰满,神情端庄,造型洗练,比例匀称,看去十分壮观。这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比云岗、龙门石窟最大的造像还大,是须弥山石窟佛像的代表作。菩萨像均为女性形象,多为一手抚胸一手提瓶的袒胸露臂的姿态。她们头梳高髻或戴宝冠,胸挂串珠璎珞,腕臂佩戴环钏,身着柔薄的衣裙,肩披曳地锦帛,面貌端丽,嫣然若笑,肌肤丰腴,酥手纤腰,造型十分优美,宛若唐代雍容华贵的贵妇,这无疑是唐代现实社会生活的艺术折射。须弥山唐代石窟的造像,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匠师的雄伟气魄和高超技艺,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珍贵的艺术杰作。
须弥山,是梵文的音译,为“宝山”之意。须弥山石窟的修凿,与固原在当时所具有的重要地理位置相关。自秦汉以来,固原一直是西北边塞的政治、文化、军事重镇,并是沟通东西交通的要地,加之须弥山风景优美,石质优良,是开凿石窟的良好处所。从明成化十二年(1476)《重修圆光寺大佛楼记》的残留碑文来看,在唐代,须弥山已是一座规模相当大的佛教寺院,当时称为“云景寺”,这个寺名经历五代、元、宋、明初,直至明正统八年(1443),云景寺有位名叫绰吉汪速的高僧,大兴土木,修建“佛殿廊庑”,并上书明英宗皇帝重新赐名,才改为“圆光寺”。第二窟释迦大坐佛的头像,曾于明成化初年毁坏,成化十二年,又加以重修。经过自然的侵蚀等因素,特别是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须弥山石窟受到严重破坏。现须弥山仍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一些题刻和墨记,有唐、宋、西夏、金、明等时期的数则,是研究各代佛教传播和石窟历史的重要资料。
石空寺石窟 石空寺石窟位于中宁县石空堡的双龙山南麓。双龙山古代称为石空山。这里面临黄河,背抵群山,环境幽僻。原先此处系一石窟群,有大佛洞、卧佛洞、百子观音洞、灵光洞、龙王洞等,窟壁前修有寺院。在清乾隆年间,寺院的景观尚十分严整,当时所修的《中卫县志》这样描绘:寺院修建在半山之中,为东西两个院落。进入东院的山门内,则“重楼依山,楼下启洞而入,中空若邃屋”。沿院中阶梯而上,修建有真武阁,“亦因山窟而室”。进入到西院,则有内外各六楹的新建佛殿巍然而立。佛殿前依随山势筑有高台。如登台纵目,“凭栏远眺”,则“河流环抱,村堡错落”,景致怡人。由于石空山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端边缘,风沙较大,加之后来社会动乱,寺院荒废不修,石窟遂逐渐被风沙所掩没,至解放时,仅余石空寺窟一窟可入。
石空寺窟是石窟群中最大的一个洞窟,洞口朝南,窟室面阔十二点五米,进深七点三米,高约二十米,窟洞上方二十余米处左右两侧各有一方形天窗。该窟因其宽敞宏阔,当地俗称为“九间无梁殿”。石窟正面里壁并列凿有三个大佛龛,正中的大龛系一铺五身佛像,中间是释迦牟尼坐像,释迦两侧为菩萨,菩萨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石胎泥塑的本尊释迦像高约五米,身着红色袈裟,袒胸盘膝,螺髻发式,面部丰满,长眉大眼,仪态雍容慈和。菩萨头戴花冠,颈项佩饰璎珞,臂戴钏镯,袒胸,着曳地长裙,长眉大眼,鼻梁隆起,脸相丰润,额点红色吉祥痣,形态妩媚动人。阿难、迦叶二弟子像已经倾毁。龛的后壁绘有灵火光环,两侧绘有彩色壁画,内容为佛教故事,笔法细腻朴实,人物造形生动,色彩和谐多变,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从壁画部分剥落处可看出,表层后还有一层壁画,无疑为重修前的遗迹。因剥落面积过小,难以窥其全貌。洞窟顶部绘有彩色西番莲的图案,形状优美,线条流畅。
正中大龛两侧的佛龛中,也各有一铺五身的造像,但其造形远逊于中间大龛中的佛像,可能为后期的增塑。窟中东西两壁前的佛坛上,各有泥塑罗汉三排,每排八九尊,似亦为后代所塑制。
石空寺石窟的始凿年代,各说不一。明代《嘉靖宁夏新志》称其为“元故寺”,清代《中卫县志》称其是西夏时“为元昊所建”,《陇右金石录》中引《甘肃新通志稿》又说“寺创造于唐时,就山形作石窟,窟内造像绋唐制”。从窟的形制、造像和壁画的特征看,初凿于唐代的可能性较大,西夏、元等各代可能进行重修。
明清时,“石空夜灯”是远近闻名的景致之一。清代《宁夏府志》载:“石空寺在(中卫)县东八十里石空堡西北,石壁峭立,中空如陶穴,宏敞可坐数百人,因石缕成佛像,梵宇皆倚山结构。每夜僧燃灯,远望如星悬天际。”因而,时人曾有诗赞曰:“叠峰玲珑竦石空,谁开兰若碧云中?僧闲夜夜燃灯坐,遥见青山一点红。”可见石空寺当时之景况。
近年来,当地有关部门为了发掘保存被掩没的文化遗产,组织力量,清理石窟群淤沙,大部分石窟及寺院遗址已被陆续清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