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色彩缤纷的艺术世界·高句丽民族的乐舞
高句丽乐舞是在吸收中原乐舞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民族乐舞艺术。高句丽民族具有悠久的音乐舞蹈传统,歌舞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句丽人不仅欢乐时要唱歌跳舞,悲哀时也以歌舞消愁,就连人死送葬也要“葬则鼓舞作乐以送之”。史书上有很多高句丽人昼夜群聚饮酒歌舞的记载。同时高句丽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臣属关系,大量地吸收中原文化。汉时中原王朝就多次向高句丽赐衣帻、朝服和鼓吹伎人。高句丽政权建立后,不断与中原和西域进行文化交流,中原的乐器、乐曲和舞蹈乃至西域乐舞大量传入高句丽,极大地促进了高句丽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高句丽逐渐形成集歌、舞、乐于一体的音乐舞蹈表演形式。到隋唐时,高句丽的音乐舞蹈艺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隋唐政府钦定的“国伎”、“国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文帝的七部乐、隋炀帝的九部乐都有高丽乐,有记载的高丽乐歌曲有《芝栖》,舞曲有《歌芝栖》。唐朝的九部乐和十部乐中仍有高丽乐,唐高宗李治时有不少高句丽的音乐演奏和舞蹈家住在长安,到武则天时尚有二十五首乐曲在中原流传。据隋唐史书的音乐志记载,高句丽的乐器有弹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笛、笙、箫、小筚篥、桃皮筚篥、腰鼓、齐鼓、担鼓、贝、筝等。
高句丽的宫廷乐舞是在民间音乐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中原宫廷音乐歌舞的内容和形式发展起来的。高句丽的乐舞形象在高句丽的墓室壁画中得到真实和生动的再现,有独舞、双人舞、群舞,在舞伎的身旁有伴唱的歌伎。在吉林省集安县通沟4世纪时高句丽墓的乐舞壁画上,可以看到一群乐舞人正在进行表演的场面。图下部有七个歌舞者,相互牵手,整齐地站成一排歌唱。图中上部有六个舞人,其中五人成一排,排头的男舞者头饰鸟羽,身穿短衣长裤,接着是两个长衣长裙的女舞者,最后两名男舞者着装与排头相同,只是头上无鸟羽。五个舞者双臂均向后平展,长袖垂拂,似正踏步向前起舞。在他们对面稍远处,有一服饰相同的男舞者与之相向而舞。这是一组经过精心排练的动作整齐、节奏舒缓的歌舞形象。
到隋唐时代,高句丽的乐舞已相当精美,有多种乐器组成的伴奏乐队,演员的化妆也非常讲究,从头到脚,浓妆艳抹,领舞者与群舞者引颈跷足,双臂平伸,长袖飘逸,神情丰茂,给人以轻松愉悦和优美欢畅的艺术享受。唐代大诗人李白看过高句丽舞后称赞道:“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这首诗十分准确地把演员的着装、舞姿勾画出来。高丽人有戴折风帽的习惯,在壁画中可以发现他们在折风前面中间反插一根长长的鸟翎,跳舞的时候长翎飘曳,姿态婆娑,现代朝鲜族的相帽舞就是在这种冠饰长翎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只不过是由纸条取代了长翎。这种舞蹈当时就已传入中原,并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武则天时宰相杨再思与众人欢宴皆醉,张同休戏谑他说:“杨内史面似高丽。”杨再思听了很高兴,就剪了一截纸粘在头上,绕动胫部舒展双臂,举动合节,跳起了高丽舞,引起满座的笑声。高句丽乐舞在中国音乐舞蹈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有过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