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台湾的宗教和民间信仰·斋教和菜堂
台湾佛教中有一派叫斋教,一般人都叫“在家佛教”,其活动场所称“菜堂”,教徒通称“吃菜人”,男的叫“菜公”,女的叫“菜婆”或“菜姑”,他们互相间的称呼叫“菜友”。斋教实是佛教中的一支,其教义除了佛教的宗旨外,还包含着儒家的色彩和道家的见解。斋教虽然有自己的寺院——菜堂,但在菜堂里同时奉祀道、佛、儒的神像、佛像或神牌,所以无怪人们称之为“三教合一者”。所谓“道冠儒履释架裟”,“三教原来共一家”。
斋教信徒与佛教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不出家、不削发、不穿僧衣,可以结婚建立家庭、可以与一般人一样从事各种活动。斋教对信徒的要求是,遵守斋教的戒律,坚持素食。有人说,斋教信徒寿命多比一般人来得高,就因为他们坚持素食的缘故。早期在台湾信奉斋教的是明末进士张士郁,在台南杜门吃素遵守斋教戒律,活到九十九岁,被传为美谈。
斋教原是大陆上佛教改革中出现的一支新教派,或说福建斋教属于临济宗分支,其流行与朱熹的提倡有关。朱熹为宋代大儒,大部分时间在福建度过,他在福建任官时极力反对男女不婚不嫁。他认为男女出家当和尚、做尼姑,上不奉父母、不祭祖宗,下不育后代,有损天理,中国人不可为之。于是不落发、不出家的斋教,在福建很快盛行起来,明末清初随着福建移民到台而进入台地。在大陆斋教本身分成好几派,传到台湾也是一样的。
据记载,早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台湾已有斋教信徒在活动了。明天启、崇祯年间,有位蔡文举,人称蔡阿公,从大陆到台湾建斋堂(相传台南市的慎德堂就是他建造的),宣传教义,以“四海之内皆兄弟”为宗旨,以“不论长幼、尊卑、贫富、有无相通、患难相助、疾病相扶”为号召,集结斋友,发展信徒。不少农民、手工业工人、商人都参加该组织,从事生产活动,开展抗荷斗争。这一派称金幢派,蔡文举是他们的始祖,在台湾影响颇大。另有一位叫声普涛,于清道光年间在台南建立德善堂,宣传教义,广收信徒,另树一帜,人称龙华派。还有一派称先天派,也是从大陆传进的。
斋教的斋堂在台湾各地都有,其中新竹最多,次为彰化,至今还可见到的如台南市的德善堂、慎德堂、报恩堂、择贤堂、雨华堂,云林县斗六的真一堂,台中市的慎斋堂,台中县大甲镇的金华堂,苗栗县通霄镇的养真堂,桃园县大溪镇的斋明堂,台北市的慈云堂、报恩堂等等,不但殿宇壮丽,古色古香,而且地方干净,是散步、游览的好地方。
直到今天,台湾信斋教的人还不少,其中妇女为多,他们不婚嫁、不杀生,以修净为荣。他们平时坚持素食,抵制由于工业发展而带来的各种污染。不过,他们活动的场所——菜堂,多已开放,成了游览观光的胜地。原来清净的角落已变成了众人游观之地。
除了以上的三大教,在台湾回教亦拥有一定的信徒。而更早传入台地的天主教、基督教信徒更多。天主教、基督教曾有人称之为洋教。早在荷兰、西班牙人入侵台湾的17世纪前期已进入台地,主要在土著民族中传布。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洋教一直被禁止。直到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又有大批洋教士进入台湾,开头主要有英国长老会和加拿大的长老会二大派,以大甲溪为界,分南北进行传教活动;加拿大的马偕在北部,苏格兰的马雅各在南部,吸收大批信徒。他如甘为霖、巴克礼、卢加闵等亦先后到台传过洋教。因洋教与传统的宗教不时发生矛盾,于是有反洋教斗争的事发生,但由于洋教土的传教活动常与办医院、兴教育和各种慈善事结合起来,能够吸引民众。因此,即使到了今天,在台湾仍有相当的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