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化·文化遗址、陵墓、都城·古代的关隘、都城

三秦文化·文化遗址、陵墓、都城·古代的关隘、都城

(1) 蓝田关与武关。蓝田关与武关是陕西地区古代比较古老的两座关隘,相对而言,武关为关中地区通向荆湖地区通道的外重,蓝田关为内重。关中地区位于秦岭以北,由于巍峨的秦岭高山阻隔,向南发展交通不便。但是,发源于秦岭的渭河支流灞河与汉江支流丹江,形成了一条自然的河谷地带,秦人祖先便利用了这个自然的河谷作为向南通向荆湖地区的大道,修筑关隘,设防戍守。武关最早在战国中期设置。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势渐强,遂把都城由故址栎阳迁到了咸阳,为了确保自己的政治中心,必须努力控制向外的交通要道,遂在秦岭的灞河、丹江发源的河谷地带修筑了关隘,具体地址在今丹风县东南,名武关,成为秦国的东南大门、通向荆湖地区的必经要冲,地位非常重要。秦末农民大起义,刘邦便趁势率军攻破武关而进入关中直捣秦国腹地。

武关是进入关中地区的外关,蓝田关则为内关,当年刘邦率军攻破武关后,曾在峣关(后改为蓝田关)受阻,真是起了内关的重要作用。蓝田关原称峣关,秦代设置,旧址在今蓝田县东南部。至北周时期明帝武成元年,峣关向南迁移至今蓝桥一带的青泥城附近,故改名为青泥关。武帝建德二年,始改称蓝田关。后来隋炀帝大业元年,再次将蓝田关南移,关址在今牧护关旧址。唐代时蓝田关系全国六大关塞之一,唐代韩愈当年因谏迎法门寺佛骨表触犯天颜而被贬往潮州,就是从蓝田关出关的。韩愈是中国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唐代提倡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内心激荡着悲愤,走至蓝田关时,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记录了他的心境。诗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诗文是历史的记录,足以启发来者。

(2) 函谷关与潼关。函谷关与潼关是陕西的东大门,是关中地区与东方中原地区往来交通的必经雄关。函谷关旧址,在春秋时代称为“桃林塞”,因其地当时有成片的桃林故名。战国时期秦国废桃林塞改设函谷关,关址在今河南灵宝县坡头乡王垛村,方圆二三百米,堆积层厚达一米多。函谷关地势险要,通道修筑在极深的谷道中,其状如函故名。附近有一“鸡鸣台”遗址,传说系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的食客学鸡鸣使守关者误开关门以脱身之所。因为函谷关作为当时的军事重地,把守甚严,“日入则闭,鸡鸣则开”。汉承秦制,汉初设都尉镇守函谷关。汉武帝元鼎三年,楼船将军杨仆经武帝批准将关址东移三百里左右,地势依然险要,史称函谷新关。

潼关,东汉末设置,在今港口东南的杨家庄附近,北临黄河,关城险要,及至隋代,关城南移四华里左右。武则天天援二年,关城由黄土原上迁至原下,沿黄河辟路。唐以后历代守备崤函,都是在这个旧址上重新扩建的关城,明代洪武三年设置潼关卫,再次重修了旧关城,这就是今天尚能看到的潼关旧址。

(3) 丰京与镐京。丰京、镐京是西周时代的两座都城,也是西安地区最早出现的都城。丰京与镐京位于陕西丰水之滨,隔水相望,丰京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长安县境内客省庄至张家坡一带,方圆约六七平方公里,镐京位于长安县高阳原上,今斗门村、普渡村一带。

丰京、镐京遗址在殷商时代本是殷商属国崇国的管辖范围,西周人当初仅是以岐山脚下的周原为活动中心,及至文王时代,势力渐强,东进消灭了殷商,晚年又消灭了崇国,随之西周人就在崇国的中心地区即丰水之滨建起了都城,是为丰京。武王继位后又在丰水东岸与丰京相望建立了镐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丰镐二京。《诗经》上说:“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又说:“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证明了以上所说的历史。根据先秦文献《诗经》《孟子》等记载,在西周的京城内修建有专供帝王们游猎的“灵囿”、“灵池”、“灵台”。“灵囿”内森林茂密,走兽成群,飞鸟丛集。根据考古的发现,在丰、镐遗址有大量的鹿、獐等兽骨,还有鱼骨、蛤壳、螺蛳以及捕鱼的石网坠。遗址还出土过青铜器、陶器,发现过两座青铜器窖藏和夯土台基、陶制下水管道等建筑遗址。更值得一提的是还在遗址发掘了四座西周车马坑,有的二车二马,有的三车八马,这对于研究西周的历史、文化,研究古代的都城建筑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丰京与镐京的繁荣鼎盛时期是成王、康王时期,史书称为“成康盛世”。以后从昭王、穆王时代起逐渐走向衰败,统治阶级日益腐败、人民生活更加痛苦,周天子的地位衰落,特别是到周夷王时代,发展到诸侯不朝,王室不能制的境况,四方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更加严重的是夷王之子周厉王统治时期,“民不堪命”,怒不敢言,残暴的周厉王命令卫巫监视人民,一但发现有抱怨者立即屠杀之,弄到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地步。辅政的召公看到了形势的恶劣,一再为民请命,劝告厉王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不听劝告,不到三年,激起了丰京、镐京人民起来反抗,这就是有名的“国人暴动”。“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十四年后厉王死在彘(今山西霍县)这个地方。国政由周公与召公领导贵族共管,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共和行政”时期,时年公元前841年,这是我国古代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的“国人暴动”,说明西周王朝的政治危机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终于在两代之后即周幽王手中,丢失了天下。

(4) 咸阳。幽王失去西周,平王东迁洛邑,是谓东周,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本来在商周时期,西部地区就有秦人的祖先在那里活动,先是臣服于殷商,后来又听命于西周,在秦襄王时代,又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平王封为诸侯,自此,在历史上出现了秦国。秦国在穆公时代国力强盛,称霸西戎。特别是孝公时代,秦用商鞅变法,改革内政,发展经济,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势力强大的国家,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基础。

秦人被周王封于秦时,其活动中心在今甘肃清水县,到了秦宪公时代战败了西戎,迁都于平阳(岐山)建立了以岐山、丰、镐为中心的根据地,逐渐向东图进,后来又迁都于栎阳(今陕西临潼县武屯镇东北的古城屯)。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之后,国势强大,虎视关东。为了实现统一六国的战略目标,孝公十二年既公元前350年从栎阳迁都咸阳,从此,咸阳便成为秦国的都城,直至秦国灭亡。

咸阳故址在渭水之北,今咸阳市以东十五公里左右窑店乡、肖家村车站一带。咸阳城最初建立在渭河北岸,后来向南扩展越过渭河,实际上横跨渭河南北两岸,与西周的丰京、镐京横跨丰水的形势极为相近。

秦国从孝公时代开始在咸阳建造宫殿群,主要是在渭北地区即咸阳原上,集中在今咸阳市窖店镇附近。咸阳宫殿的重要特色是打破了秦国的建筑风格,荟萃关东六国文化,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每攻破关东一个诸侯国,便在咸阳原上仿照那里的风格建造一座宫殿,这就使咸阳原上的宫殿群异彩纷呈、气势宏阔。秦孝公之后,秦惠文王开始在渭河以南营造阿房宫前殿,秦昭王也在渭水以南陆续建筑了章台宫和兴乐宫,成为当时的国家政治活动中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继续扩建了咸阳都城,动员了数十万劳工继续修筑阿房宫,直到秦二世亡国也没有完工,仅仅修好了一个气势宏伟的阿房宫前殿。阿房宫在唐代还有城垣残迹。唐代诗人杜牧根据当时见到的资料作《阿房宫赋》,由此我们可以略知阿房宫的形貌。今仅存阿房宫前殿遗址,可见高出地面五米左右的一座长一千三百米左右,宽五百米左右的土台,有清晰可见的夯土层,当系前殿地基遗址。

(5) 西安。西安,位于秦岭山脉北侧,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景秀丽,山水环抱,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有渭水、灞河、浐河、沣水、镐水、潏水、涝水、泾河流淌在都城周围,古有:“八水绕长安,真乃帝都之气象也”的美誉。西安城南的南五台和翠华山分布着唐代所建佛寺的遗址。距城东五十华里的临潼县南骊山,是秦岭的重要支脉,骊山顶峰修筑有古代用以报警的“烽火台”,骊山脚下就是著名的唐代杨贵妃与唐玄宗游乐、沐浴的华清池,周围有星罗棋布的温泉,水源一般都在一千米以下,水温正常在四十五度左右,近年来那里修建了不少疗养院和渡假村,成为理想的休养与游乐的园地,也是国内外颇为吸引人的旅游胜地。

西安由于自然风景优美、地理条件优越,又处在交通要冲,所以,自西汉以后,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在这里建都,隋以后唐朝又进行改建重建,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唐长安城。现在的西安城,是明朝洪武年间在唐长安城内皇城旧址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并正式称为西安。洪武三年(1370)开工,至洪武十一年全部竣工。城墙高十二米,顶宽十二至十四米,底厚十五至十八米,周长十一点九公里,南垣三点四公米,北垣三点三公里,东西垣均为二点六公里,东西南北共四座城门楼,城墙外围有护城河。

明代的西安城墙,是一座设施严密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护城河为第一道防线,城墙为第二道防线,城墙上建有角楼、敌楼,为观察敌情与防御之用。六百余年来,明、清两朝对城墙进行了多次修葺,基本保持下来。西安城墙的规模比明代南京、北京城墙为小,但是保存完好程度远比南京、北京为佳,可谓全世界保存完好的稀有的古代城墙。

西安城内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碑林博物馆和新建的现代化陕西省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收藏有汉、魏、唐、宋、元、明、清历代碑志二千三百余块,经常正式展出一千余块,其中有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介绍了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褚遂良正书“圣教序碑”,介绍了印度佛教及玄奘西行取经的事迹。有历代著名书法家的碑刻,可谓稀世的书法艺术殿堂。新建陕西省博物馆,是当今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收藏文物最丰的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可以说收藏了陕西省古今出土文物的精品,尤以周秦汉唐文化为最富,是东方文化的荟萃之地。西安城南郊有著名的大慈恩寺与大雁塔。大慈恩寺首创于隋代,唐高宗李治为纪念其母亲文德皇后而加以扩建。大雁塔则是唐高宗为安置从印度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讲经、译经而修造的。中间虽然历朝均有修葺,但没有大的变动,至今大体保护完好,是西安的重要旅游点,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历史遗迹。在西安城中心古楼附近保存有明代建成的中国最早的清真寺,分别有东大寺、西大寺,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重要文物古迹。西安城西南部还保存有“汉代古城墙”、“西汉未央宫”、“秦阿房宫”遗址。城东北部还保存有唐“大明宫”、“兴庆宫”遗址,城东部有半坡原始遗址,东部临潼县境有“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这些都是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重要旅游景点。

唐代的西安是全世界瞩目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唐代长安有寺院一百四十座,僧尼上万人,许多佛教的宗派都是在这里创立的。现在的西安仍保存有当时著名的寺院遗址与遗物。玄奘法师从印度归国后在长安大慈恩寺创立“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心外无物”,“唯识宗”又名“法相宗”或“慈恩宗”。玄奘在这里译经十九年,译出佛经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最后死于长安东郊白鹿原,以后移骨葬于兴教寺,筑有玄奘法师舍利塔。西安城南的香积寺是净土宗,提倡人人口念佛号(阿弥陀佛),就可往生净土,西方净土是理想的极乐世界。净土二世祖善导大师在光明寺传教,因光明寺位于香积村,后人把善导大师比作香积佛,故后人把光明寺改名为香积寺。净土宗后来在日本广泛地传播开来,创立了日本的净土宗。西安南部现存有华严寺遗址,是唐代华严宗寺院遗址。西安南门外小寨有大兴善寺,是唐代密宗的发祥地。密宗带有神秘色彩,口传密秘咒语,不易理解,唐初由印度僧人达摩笈多从印度密教传入中国,因为当年达摩笈多等一行印度僧人曾住在大兴善寺传教,故大兴善寺有密宗发祥地之称誉。西安东部近年还发掘重建了“青龙寺”遗址,唐代日本和尚空海曾来青龙寺学习密宗,回国后曾在日本创立“台密”。1982年曾在青龙寺内建立空海纪念碑和纪念堂。

(6) 骊山烽火台。烽火台,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设施,在边防线上,大约相距二公里的地方修筑一所高大的土楼台,能够在那里放烟火用以传递军情,保卫边防。50年代,大西北的建设还没有全面展开之前,沿河西走廊,特别是酒泉嘉峪关内外可以看到很多保存基本完好或半残的烽火台遗迹。近几十年由于开发大西北,修工厂、公路虽然破坏了很多,但是还有不少残存,可供今天考察,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远的偏僻地域,例如处于今额济纳齐的古居延附近,还可以看到二百处烽火台遗存,这真是研究古代军事史的活资料。但是,这些烽火台主要是两汉时期的遗物,而西安东部临潼县境内骊山顶上的烽火台遗存,则是西周遗留下来的,当是至今发现最早的烽火台,更有久远的史料价值与观赏价值。

据历史传说,骊山烽火台,正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地方。相传古代褒国(今陕西沔县东南一带)有一位美女名叫褒姒,因为褒国当时是西周的属国,为了讨好周王朝,褒国便将美人褒姒进献给了周幽王。沉醉于酒色之中的周幽王一见到如花似玉的美人褒姒,便被迷住了,于是任意让她奢侈挥霍,以讨她的欢心。可是,这褒姒整天锁眉不语,不肯轻易一笑。于是周幽王下令群臣,有能设计使褒姒一笑者,重赏千金。有一名叫虢石父的奸臣,出了个坏主意:点燃烽火台,引起附近诸侯混乱,使褒姒从中取笑。于是周幽王选定了一天,点燃了许多烽火台,一时间烽火四起,狼烟滚滚。附近诸侯看到了骊山烽火台的报警,都以为是西部戎狄来犯,纷纷派兵马急速赶来援救。然而却不见一个戎狄来犯者,弄得兵马混乱,杀声四起,原来是一场游戏。于是逗得褒姒大笑起来。周幽王讨好褒姒的目地达到了,但是,没过几天,犬戎真的大举来进攻镐京、幽王赶紧下令点燃骊山烽火台告警各诸侯来援救。各诸侯虽然看到了骊山的烽火警报,但都以为幽王又在取笑大家,都按兵不动,竟使犬戎占据了镐京,掳走了褒姒,灭亡了西周,周天子不得不引领众臣东迁洛邑,是谓东周。这便是历史上传说的“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悲剧。

(7) 陕西境内长城。万里长城开始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列国纷争,五霸七雄先后发展自己的势力,意欲号令天下,争战迭起。诸侯国为了巩固自己的边防,御防邻国的侵袭,有的国家便在自己的边境地带修筑起烽隧与边墙,甚至还修造城堡,配置重兵把守。这就是最初的长城,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齐国、楚国、秦国、魏国、赵国、燕国、中山国都修筑有自己的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原地区走向了统一。可是当时活动在北方的匈奴族贵族对秦帝国却形成了威胁,他们时常在北部地区犯边。秦始皇为了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实现秦的统一,于公元前215年派大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进攻匈奴,随后命令他镇守北方并且沿黄河以北的阴山山脉修筑长城防线。这次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并非是一切从平地开始,而主要是将战国时代的秦、赵、燕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扩建、修葺。这条连接起来的长城就是后来所称谓的“万里长城”。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于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省岷县,或说今甘肃省临洮县)东至辽东郡碣石山,全长万余里。秦长城历二千余年,虽然早已残破断塌,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它昔日的身影,沿长城的遗址还可断断续续地看到凸出的城基。据史料记载,二千余年来曾经多次对万里长城进行修葺或扩建,比较重要的修葺是汉代、唐代、明代。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陕西境内的长城,主要是明代正统年间、成化年间在陕北地区修葺的长城。

明代在陕北修筑的长城也有一个历史过程,大抵于正统初年(1436)在陕北设延绥镇,成化年间修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后来随着防御重心的转移,长城路线也随之变迁,不过在万历年间重建长城之后,更无大的变动,其遗迹一直被保存下来。延绥“大边”长城,主要分布在今陕西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以及白于山地,其形势呈东北向西南走向。主要穿过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吴旗、定边七县境。延绥长城沿线修筑的屯兵城堡,在成化年间是三十四座,迄于万历年间增修至三十六座,主要用于屯军防御。为了服务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建立了以榆林为中心的交通运输网络,沿长城修筑了道路,促进了经济发展。

(8) 秦修驰道与直道。秦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全面实现统一,采取了许多重要政策、措施。这些统一的政策和措施有:确立封建的土地私有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修筑长城,修筑由首都咸阳辐射通向全国的驰道与直道,以便利交通,发展经济。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七年(前220)“治驰道”,驰道的规格是:“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道行车辆宽为六尺。百姓为了在驰道上行车,必须车同轨。根据史料记载和实际勘查,秦王朝共修筑驰道六条,直道一条。这六条驰道是:西北道,从咸阳出发沿泾水西北行,经北地郡而西行,出鸡头山,过回中,到达陇西郡治所。东北道,从咸阳出发,出函谷关,从河南孟津渡黄河,沿太行山北麓至河北邯郸、蓟县,至辽东碣石。南道,从咸阳出发,经蓝田、商县、丹风、至汉水东下,沿长江然后向南至广州等地。东南道,从咸阳出发,东出潼关、灵宝、洛阳,至山东定陶、临淄指向东南。西南道,由咸阳出发,经风翔、宝鸡,由大散关过秦岭至西南部的成都。西道,从咸阳出发,经风翔、千阳、陇县,到达今甘肃天水。

前219年,秦始皇开始修直道,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北方匈奴内侵,便于迅速向边防运送军用物资和军队。直道的路线,由今陕西省淳化县向北,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安塞、志丹、子长、榆林,至内蒙包头市西孟家湾一带。秦修驰道与直道不但对当时巩固统一,发展经济,与东方各故国地区的交通都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财富。《汉书·贾邹枚路传》记贾山的《至言》谓:秦王朝“为驰道于天下,东穷齐、燕,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于此。”今天沿旧驰道路线仍可以看到当年所修路基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