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建筑·郏县山陕会馆
郏县山陕会馆又名山陕庙,位于郏县城关镇西关大街西段北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汝水向东南经襄城,入北舞渡,至周口镇,是清代重要的水运通道。郏县位于汝水河北岸,同时也是洛阳至汝阳、南阳、赊店等商业中心的陆路通道。清代初期郏县经济繁荣,商贾云集。为方便洽谈生意、迎宾宴客,山陕二省客商捐资置地兴建郏县山陕会馆。会馆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其后雍正、乾隆、嘉庆时期又增建了钟楼、鼓楼及山门式戏楼及殿堂馆舍等。
郏县山陕会馆由庙院、后院、东院三部分组合而成,坐北朝南,南北长105m,东西宽60m,占地6825㎡,现存古建筑9座。三院高墙相隔,独立成院,建筑布局很独特。
大门外有照壁,宽8m,高7m,厚1m。基座用质地坚硬的红石砌筑,灰泥抹缝,上部用青砖砌筑,灰瓦覆顶。照壁背面正中镶嵌砖雕团龙。
大门与戏楼融为一体。面阔三间,二层单檐悬山式建筑,灰筒瓦屋面。正门上为悬挑木构垂花门,单披檐歇山式,石雕门额“山陕庙”。门楼一层三间,明间供人出入,两次间为门卫及接待之所。二楼面北,为三间戏楼,构架为七架梁,脊檩墨书“嘉庆二十四年重建”及有主持、泥水匠人名字等内容的题记。平板枋装饰透花镂雕,图案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置五踩重昂斗栱,左右出45°斜栱。明、次间斗栱雕刻华丽,耍头雕为龙首,上昂雕为卷曲的龙身,下昂雕为卷曲的龙尾,造型别致,构思精巧。门与钟楼鼓楼之间为左右便门,高墙门上为悬山顶。
钟楼、鼓楼位于戏楼两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各用木柱12根,为高台重檐歇山式建筑。楼下台基高4m,檐下施三踩单下昂斗栱,浑厚朴实,飞檐挑角之下悬挂风铎。脊饰雕砖精美,两端有吻兽,脊之正中有雕砖麒麟驮宝瓶造型。戗脊上祥龙昂首,脊端各立傧伽。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8.4m,歇山式灰瓦顶建筑。檐下施五踩重昂斗栱。该殿歇山收山达到一间,非常罕见。
后殿面阔三间,进深8m,为二层悬山式灰瓦顶楼阁建筑,前檐下置五踩重昂斗栱。平身科斗栱形制同戏楼,耍头为龙首,二层昂圆雕为龙身,一层昂雕为龙尾。
照壁(文宣提供)
大门与钟鼓楼(贾付军提供)
鼓楼、戏楼、钟楼立面图(文宣提供)
钟楼脊刹与脊饰(贾付军提供)
门匾及垂花雕饰(文宣提供)
大门檐部斗(贾付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