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筑·洛阳周公庙

纪念建筑·洛阳周公庙

洛阳周公庙亦称元圣庙,位于洛阳市区定鼎路东侧,北靠周公路,南至五贤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庙是祭拜“元圣”周公的祠庙,与陕西岐山周公庙、山东曲阜周公庙并称为海内三大周公庙。周公姓姬名旦,为周文王第四子,因其封邑在“周”,故称周公。文王死后,周公全力辅佐武王治理国家,灭商立周。武王死后,周公“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代成王管理国家。他“内弥父兄,外抚诸侯”,一举平定了武庚和三监的叛乱,稳定了周朝的统治。同时,他还分封诸侯,制礼作乐,为建立西周王朝的典章制度、维护国家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据《资治通鉴》记载,王世充“为周公立庙,每出兵辄先祈祷”。唐贞观年间(627—649)和开元年间(713—741)都曾予以重修,明清时期亦多次维修。民国年间,吴佩孚进驻洛阳,将周公庙辟为花园,后称洛京公园。1932年国民政府迁洛,将考试院设在周公庙,戴传贤(季陶)题“定鼎堂”三字巨匾,至今仍赫然在目。

周公庙保存了明代以来的布局,整体规制序列清晰,轴线对称主次分明。周公庙坐北朝南,现为四进院落,占地4.4h㎡,南北中轴线上由前到后依次为正南门、定鼎堂、礼乐堂、后殿及东西廊房。

定鼎堂为庙内主体建筑,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为纪念周公辅佐周成王“定鼎洛阳”而命名。此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堂前有月台。内檐斗栱的黑白彩画保留完好,与梁架彩画相互映衬,使室内显得格外庄重。定鼎堂保留了明代重建时的基本风格。1991年在东壁龛内发现明代彩塑一尊,为周公长子伯禽之像,是洛阳唯一一尊明代大型彩塑。

历代统治者都对周公推崇备至。他被视为洛阳的保护神,对于洛阳有着特殊的意义。

定鼎堂(文宣提供)

山门(文宣提供)

后殿(文宣提供)

会忠祠(文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