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济源大明寺

佛教建筑·济源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济源市轵城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寺原为西汉初诸侯轵王祖庙,北宋时改为通慧禅院,元至元十四年(1277)重建,更名大明寺,历代屡有增修。

寺院坐北朝南,呈中轴对称,由前到后依次为山门、金刚殿、阎君殿、配殿、中佛殿、伽蓝殿、后佛殿、僧房等,现存元、明、清各代建筑13座40余间。

中佛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建于元至元十四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台基上全部覆以青砖,其前附有月台。大殿平面布局近似方形,内柱仅施两根,为较典型的减柱造,增大了室内空间,使平面布局更加合理。檐柱、内柱的做法沿用了宋代《营造法式》中的规定。斗栱有罕见的上昂结构,构件使用自然材,顺弯就势,受力合理,具有明显元代风格,是研究元代建筑的实物例证。中佛殿月台前有一佛教圣树娑罗树,大可三围,高20余米,苍翠挺拔,枝叶繁茂,为河南省稀有树种之一。

后佛殿是单檐悬山式建筑,重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面阔、进深各三间。该建筑前檐角柱为石质,为增大室内空间,金柱位置后移。柱头上使用通长的大檐额,为典型的地方做法,与明清官式建筑有明显的区别。殿内部梁架通跨,用材硕大,前、后檐斗栱形式不同。梁架上的清代彩画形象生动,色泽鲜艳,颇具地方特色。

中佛殿正立面图(文宣提供)

中佛殿内国内罕见的上昂结构(司治平提供)

元代中佛殿(张斌远提供)

后佛殿(司治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