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罗布泊
彭佳木,广东番禺人。1947年在南京中央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1956年中国科学院准备组织一个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分赴边疆各地调查资源,他主动放弃出国学习的机会,积极向组织提出要求,赴新疆考察。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他曾先后踏遍云南、福建、甘肃、陕西、广东、新疆等10多个省区,曾15次进疆考察并帮助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后任该院副院长。他还3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调查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第一次是1964年3月5日到3月30日,彭加木和几个科学工作者环罗布泊一周,采集了水样和矿物标本,对当时流入罗布泊的3条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河水的钾含量做了初步的研究,他们认为罗布泊是块宝地,可能有重水等资源。重水是制造核能源不可缺少的物质,20世纪60年代我国需花大量外汇购买。他不顾患癌的身体,主动请缨为国家找天然重水,但由于时间短促,一无所获,他的献身精神却感动了国人。
第二次考察是1979年11月15日至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日两国电视台组成《丝绸之路》摄制组,到罗布泊实地拍摄,聘请彭加木为顾问。他先期到罗布泊进行了细致的科学考察,他说:“我彭加木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路来的勇气,我要为祖国和人民夺回对罗布泊的发言权”。此行取得了许多骄人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寻找到了许多稀有的宝藏。这次科学考察发掘填补了我国一些重大科研领域的空白,纠正了外国探险者的一些谬误。科学考察结束后,他又为中日两国摄制组找到了从古墓地、兴地山进入楼兰的道路,还重走了从楼兰环绕罗布泊到达若羌的丝绸之路中道。
第三次是1980年5月8日至6月17日,他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首次穿越了罗布泊湖盆,全长450千米。1972年前这里是水乡泽国,谁也无法穿越。彭加木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和矿物化石,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科考资料,为我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瞻性的准备。
彭加木失踪过程回放
1980年6月5日,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考察队在彭加木的率领下,由北向南纵贯干涸的湖底,终于按计划到达本次考察的终点——米兰,打开了罗布泊的大门。史无前例的纵贯罗布泊湖底的任务,首先被中国科学考察队胜利完成。他们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汪文先、马仁文、阎鸿建、沈观星、陈百泉、司机陈大华、王万轩、包纪才和驻军某部队的无线电发报员肖万能。
1980年6月11日科考队准备再次横贯罗布泊地区。
6月11日,完成纵贯罗布泊任务的考察队在米兰农场小憩后,即准备沿古丝绸之路南线再次横贯罗布泊地区,然后取道敦煌去乌鲁木齐,以结束这次2个多月的野外考察工作。
6月16日下午2时许,考察队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8千米处。此时,车上所带的汽油和水都几乎耗尽。按计划,还有400千米路程。经讨论,他们决定就地找水。当天下午没找到。晚上,经开会决定,他们向当地驻军发电求援。彭加木亲自起草了电报稿:“我们缺水和油,请求紧急支援油、水各500公斤。”
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独往沙漠找水。
6月17日上午9时,部队回电同意援助物资,并要求提供营地坐标。下午1时,司机王万轩到车里取衣服时,在一本地图册里发现一张纸条,看后不由大吃一惊:“我向东面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彭加木冒着50℃多的高温单人找水,这在沙漠里是极其危险的。
给同行的最后一封信
彭加木失踪前曾给时任上海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植物病毒研究组副组长的陈作义,发出了最后一封信:
我们在5月3日出发到南疆考察,5月9日开始进入湖区,一个7人的探路小分队带上4大桶水、2大桶汽油、1顶帐篷、粮食炊具等物,自北往南纵穿罗布泊湖底。
进入湖区的第3天,遇到盐碱皮(盐壳),汽车轮胎被锋利的盐晶块“啃”得一小块一小块的,无法继续前进。而所带的油、水又已消耗不少,只得原路返回。
在山里常常找不到路,在湖里则是一望无边,没有一个定位前进的目标。这两天正在准备再度进入湖区,纵贯罗布泊,希望到达阿尔金山前。打算后天出发。我们将在6月底前结束这一阶段的考察工作。信是请人带到有居民点的地方发出的。1980年5月28日于罗布泊西北部山前的一个营地。
不幸的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彻底失踪了。国家先后4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的寻找,面对着黑风暴刮起的沙包、沙梁、沙山,却没有找到丝毫蛛丝马迹。人们最终只能以这样一个理由接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已为国家的科考事业英勇献身,化作了“罗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