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歌舞戏音声已绝响

汉唐歌舞戏音声已绝响

汉代以来,随着歌舞音乐的发展,不少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促使歌舞音乐中戏曲因素的增加,显露出早期戏曲音乐的萌芽。例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就有关于汉代觝戏《东海黄公》情节的描写,可以看出它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又如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大面》(即《兰陵王入阵曲》)、《拨头》、《踏谣娘》、《参军戏》等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加上戏剧性表演的歌舞,到了唐代得到更广泛的流传,已普遍称之为“歌舞戏”了。

到了唐代初年,又出现了《合生》这种歌舞戏,它是两人合歌对舞的形式,随事生发。表演者是一生一旦,分扮男女人物,通过歌唱舞蹈的表情动作来表演一定的情节。

中唐时期出现一出《旱税》歌舞戏,内容是写贞元二年(公元1804年)关中大旱,颗粒未收。京兆尹李实却不顾人民的死活,仍照常抽税,很多农民只好拆毁住房将砖瓦木料卖了钱或将尚未成熟的麦苗出卖以交税银。此事激起优人成辅端的义愤,大抱不平,利用在皇帝面前演戏机会,演出了讽刺李实的《旱税》这个歌舞戏。此戏由几十首曲子组成,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作了深刻揭露。李实大为恼怒,就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奏禀皇帝,皇帝便下令杀害了成辅端。

《旱税》以外,当时还产生了揭露官府强迫人民贱卖贵买的《刘辟责买》和反映农民贫困生活的《麦秀两歧》等歌舞戏。

总之,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这个历史时期我国古代歌舞戏有了重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内容丰富、品种与演出形式多样的歌舞戏。这些事实已充分说明这个历史时期正是我国戏曲形成的主要时期。这些有故事情节的歌舞正是后世舞剧、戏曲的雏型,它在中国戏曲形成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遗憾的是,在这个漫长历史时期中产生的这样丰富多采的歌舞戏的音声都早已绝响。否则它将为我国提倡大量的戏曲音乐发展史的丰富而生动史料。发展了几百年的歌舞戏,在这个历史阶段留下的典籍中只是一些语焉不详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