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丢弃的音乐美

不应丢弃的音乐美

你背诵最多的是什么?

是诗。大概从三岁的儿童至八十高龄的老人都会肯定地这样回答。不须解释,是音乐美才使诗如此受人垂青。

纵观两千多年诗歌的发展,古诗自不必说,就是近代的新诗也都极为重视诗歌的音乐美,新时期的诗坛可谓热闹非凡,各种诗派纷纷出现。然而在人们为新诗潮兴奋不已的同时,我们也似乎感觉到了某种缺憾,那便是新潮诗人的创作大都缺乏韵律美,缺乏节奏感,诗歌的音乐美似乎被很多诗人丢弃了。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请看一首:……她的童年/站在绿茵茵的田野/那毛嘟嘟的眼睛/在鹅黄和忙碌的春色里瞅着/一位老妇人带着小孙女/在田野里挖野菜……应该说,这首诗的意象还是相当丰富的,能引起读者的遐想和思绪的跳荡,有着较浓的诗意,闭目联想,尤能给人以欣赏的娱悦。但这首诗只可领会其意,不能朗读,更不易背诵,因为在这里诗的音乐美已消失殆尽,吟诵起来很难给人以美的感觉。而诗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能朗读,能给人以听觉的享受,一首绝妙的好诗,如果单单是缺乏了音乐美而不易吟诵,那岂不是大煞风景?

新潮诗歌缺乏音乐美在当今的诗坛上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就表明,人们的诗歌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年轻的诗人,片面追求语句的惊人和思维的奇特,而不注重韵律,渐渐地把诗和音乐美割裂开来,越来越向着散文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只能把诗歌引向一个极端的方向,而不能使诗歌得到健康的发展。或许有人会提出异议:当代人们的审美价值是不同的,丢弃音乐美是对古诗的一种变革,是为了摆脱束缚更好地抒发情感,这难道不好吗?我们认为,在对诗美发展的同时,却要伴随着对已经建立的诗美的丢弃,那么,这种发展的本身就是不成熟的。

诗歌的观念在变革,变革中出现一些裂变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缺乏音乐美既然已成为新诗潮中的一个事实,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设法去弥补这个缺憾。倘若不予置之,任其发展,那若干年后的诗歌可能就是一种带着病态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