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世界的病态花朵——西方“后现代派”文学
后现代派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现代派。后现代派在法国有以萨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以尤奈斯库和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以阿兰·罗布——格里耶为代表的新小说派。后现代派在美国势力最大,派别最繁多,包括荒诞派戏剧和小说、存在主义小说、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小说、超现实主义小说等。后现代派中虽然也有发人深思、影响甚远的杰作,但是,也有一些是西方病态世界上开放的病态花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国经济很不景气,有许多城市甚至化为废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矛盾重重,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感到四周一片黑暗,前途渺茫,因而情绪低落,产生悲观绝望思想。后现代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后现代派吸收现代心理学的一些成果,以存在主义哲学作为他们思想基础。这种哲学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看得高于一切。对社会和群众采取轻视与否定的态度,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活在世界上与别人不能互相了解、只能互相憎恨。人们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人的存在就是等待死亡。贝克特的剧本《啊,美好的日子!》就是宣扬人虽活着却正一步步走向死亡。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在揭露现实社会中种种黑暗现象的同时,又表现了作者对强大的恶势力感到无能为力的消极情绪。
与这种思想内容相配合,在结构上,后现代派文学常常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悄恍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虚实交错的笔触,网罗人事,编织情节,而其情节则是一个个片断的拼凑,象阿尔比的独幕剧《美国之梦》则几乎没有可以讲得清的情节。结构上的另一个特点是非逻辑的组合,象英国的约翰逊写的小说《不幸者》就是这样一个极端。他把这部作品分成一个一个部分,不进行装订就直接放到一个盒子里。除开头和结尾部分以外,其余的部分都可以任意颠倒,读者可以重新进行排列组合。这种小说简直是文字游戏。
其实,对后现代派文学应该一分为二。而且,对这种作品的出现也应从更深层次找原因。要使这些“病态花朵”变得象正常的花朵一样鲜艳、美丽,就要改造这些产生病态花朵的“土壤”——病态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