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背后

金像背后

奥斯卡奖是西方电影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评奖活动,它对于电影发展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很大的贡献。但是,电影在美国只是一种企业,影片也只是一种商品,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追求利润,追求票房收益,这样,就给神圣的评奖活动带来诸多遗憾。

负责评选活动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本身没有经济实力,每年的费用由影片公司出钱资助,金像奖的评选活动也自然操纵在这些公司及投资人手里。所以好莱坞流行一句话:“只要你跟米高梅公司订合同,就有得奖资格。”金像的评选有时简直就是几家大电影公司秘密协商决定的。1949年评选金像奖时,在几百部影片中挑选不出最佳影片来,结果选中英国电影《王子复仇记》,这一下可气坏了大老板们,在名单公布后第四天,几大影片公司宣布不再以金钱支付学院金像奖评选了,学院主持人到处求人,总算找到一家钟表公司,以可用金像奖作其宣传品为代价每年资助学院十二万美元。

如能在评选中获奖,影片票房大增,所以各电影公司不惜血本做广告和举办各种宣传活动。为了拉选票,环球公司1964年为使自己拍摄的《千日的安妮》一片取胜,举办了三十五场特别专场,放片之前摆七道佳肴的筵席,映片之后,影片公司还请客吃香槟夜宵。第二天,参加宴会的学院成员就收到一封感谢信。

因此,得奖的影片就相当复杂。历年,固然有不少优秀影片获奖,但也有极其阴暗的一面。特别是40年代前后,几部优秀影片受到极不公正的压制。例如由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公民凯恩》,是部举世公认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但它无情地描述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的发迹史,影片立即遭到攻击和禁止上映的厄运,他本人在法庭上也被控告了。两年之内,奥逊·威尔斯不许踏入好莱坞制片厂的门槛。尽管那年不少人提名《公民凯恩》,投票数目不小,但最后还是名落孙山。

在奥斯卡奖评选中,多年来对于黑人一向是歧视的。据统计,55年来,黑人演员仅得过一次最佳演员、两次最佳配角奖,即使得奖,也有深刻的背景,一般与黑人运动息息相关,颁奖成了一种缓和矛盾的策略。

但是,对美国影坛来说,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利润。据1984年美国影评协会估计,一个最佳奥斯卡奖获得片,可以至少增加三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1981年《火的战车》获最佳故事片奖,就在宣布名单当天晚上,票房收入比一周前多一倍,获奖三周内赚了近一千五百万美元。奥斯卡奖的角逐如此激烈,其主要原因是利润在起作用。而利润又对于影片的题材内容起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