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之死

邓艾之死

邓艾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将领。他从小胸怀大志,12岁那年来到颍川,看到故太丘长陈寔的碑文中有两句话:“文为世范,行为士则”,(就是说文章为世间的典范,为人是士大夫的楷模)心中很是敬慕,于是自己取名叫“范”,字“士则”。每当遇到高山大泽,就用手指划,说打仗时军营应安于何处,常常受到别人的嘲笑。后来被司马懿看中,辟为属官,陆续升迁为尚书郎、镇西将军、征西将军等,并被封侯。邓艾对君主,对国家一片忠心,经常上书出谋划策,不论在战争中,还是屯田中,他都身先士卒,屡建殊功。但邓艾为人太直,性情太刚,触犯、得罪了一些人,又自认为忠心可鉴,从不想会遭忌被疑。邓艾虽然对敌国作战很有谋略,但却不会防止小人对自己的中伤,结果遭诬陷被杀。

公元前263年秋天,曹魏大举兴兵伐蜀。大将军司马昭任总指挥;征西将军邓艾统三万人从狄道开赴甘松、沓中,牵制蜀将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统三万人从歧山开赴武街桥头,断姜维的归路;司隶校尉钟会统十万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直逼汉中;廷尉卫罐持节担任邓艾、钟会两军的监军。邓艾兵至阴平,想与诸葛绪合兵从江油进攻成都,但诸葛绪受命断姜维后路,不敢西进,到白水关与钟会合兵。钟会心怀阴谋,想独揽军权,密告诸葛绪畏敌不前,使朝廷下令将其押回京城,手下军队归钟会统领。

姜维扼守剑阁天险,钟会军队无法攻克,加之道路险阻,运输困难,军中乏粮,打算撤军。但邓艾反对,上书说:“敌兵已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奔涪县,距成都只有三百里,派精兵可直插敌人心脏,剑阁守军必回师救涪县,钟会可乘虚而入,姜维如不救涪县,涪县兵力极少,定能攻破。”于是邓艾率军从阴平行七百里无人之地,凿山开路,遇水架桥,山势险峻,行军极其艰难,军粮无法运上,情况危急。邓艾用毛毡把自己裹起来,翻滚而下,将士们攀援悬崖上树木,鱼贯前进。到达江油,蜀汉守将马邈不战而降,在绵竹又大败蜀汉卫将军诸葛瞻,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印玺和书信,来向邓艾投降,并诏令姜维向钟会投降,蜀汉灭亡。邓艾率军进入成都后,安抚刘禅君臣,严肃军纪,安定百姓,受到蜀地人士的称赞。邓艾灭蜀有功,被封为太尉,增加食邑二万户,两个儿子被封为亭侯。

邓艾对司马昭说,现在凭借灭蜀的声威,席卷东吴是有利之机,眼下将士们疲劳,可稍缓,先留陇右、巴蜀兵各二万,进行伐吴的物质准备;同时要厚待刘禅,将其留下,封为扶风王,以便使东吴归顺,如把刘禅送往京城,东吴会认为是软禁流放,不利于劝说吴主投降。司马昭派监军卫瓘告诉邓艾,此事要上报,不能马上实行。邓艾说:我受命征讨,有皇帝的符策,按《春秋》的原则,只要有利国家,专断是可以的。于是心怀阴谋的钟会借机诬告邓艾要反叛,朝廷下令把邓艾关入囚车,押回京城。送走邓艾后,钟会反叛,被杀。邓艾的部下截回囚车,监军卫瓘派人在绵竹县西,将邓艾父子杀死,邓艾在洛阳的其他儿子也全被杀,邓艾的妻子和孙子被流放西域。正所谓“忠而受诛,信而被疑,头悬马市,诸子并斩,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

当初,东吴的诸葛恪包围合肥新城,不克败归。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死后,旧大臣不归顺新主,诸葛恪刚刚把持朝政,不全力安抚国内,却频繁用兵于外,倾国之兵攻打合肥,死者数万,大败而归,这是他败亡之日。诸葛恪回去后,果然被杀。可见邓艾有视危祸于未然的本事,然而他能深知远敌诸葛恪之危祸,却看不见自己身边的危祸。古人说:“目见毫毛而不自见其睫也”,就是说,眼睛虽可看见毫毛一样微小的东西,但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邓艾的悲剧之因,或许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