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低效

德育的低效

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德育的理论和实践遇到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尽管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了不少心血,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德育的效果仍不尽人意,甚至令人担忧。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为此,我们必须冷静地回顾和思考一下学校德育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扭转当前德育低效的局面。

德育低效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不足。德育在学校教育中被视为“软任务”、“软指标”,置于从属地位。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学校不设专门的德育教师,有德育教师的地方也被视为“万金油”、“替补队员”。

第二、学生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混乱。在部分学生的心目中,马列主义是过时的,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人生观、道德观问题上,他们片面突出“自我”,追求“自我”,认为雷锋是傻子。在他们的眼里,自我价值、自我发展、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才是最时髦、最实惠的东西。有一小部分人甚至盲目崇拜西方,缺乏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三、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少学生在学习和职业取向上,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或学习动力不足。一部分人为升学而奋斗,还有一些学生则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早早辍学离校。

第四、劳动观念薄弱,缺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据某市调查,有30%的学生躲避家务劳动,厌恶公益活动,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

第五、严重的逆反心理。不少学生对教师缺乏热情和信任,在他们遇到难题时,根本不愿意向老师或家长诉说。据北京一所重点中学学生进行自测调查,遇到困难愿找老师谈的不足1%。大部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认为是空洞无用的说教,与现实对不上号,认为有时间、有精力还不如组织看看琼瑶小说、武侠小说。据对122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德育感兴趣者仅占2.1%,有49.1%的同学不感兴趣,14.6%的同学表示厌烦。

第六、部分德育教师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由于从政策和制度上没有根本解决德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问题,因此造成部分德育教师不愿意再干下去,或改行或“跳槽”。部分有多年德育工作经验的教师,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德育的低效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忧虑和关注。加强和提高德育的实效,使学校德育走出低谷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