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军西进留遗恨

孤军西进留遗恨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以后,造成了横跨黄河两岸,雄峙西北的战略态势。为了打开革命的新局面。11日,中央决定,红军以主力向北发展,夺取宁夏,扩大西北抗日根据地。25日,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部署,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和红五军共二万余人飞渡黄河天险,挺进河西,准备执行宁夏计划。由于敌人向靖远突进,至此,河东河西两岸的红军被敌割断。东岸红军向打拉池、海原地区集中,诱敌深入,待机歼敌。西岸红军(30军、9军、5军及四方面军总部)北进一条山地带,开始了孤军奋战的艰难征程。11月5日,红军总部电令红四方面军河西部队:目前主要任务是消灭马步芳部,独立开展一个新局面,首先占领大靖、古浪、永登地区,必要时应迅速占领凉州地区。11日中共中央正式决定:河西部队称西路军。全军共2.18万余人。西路军面临的主要敌人是马步芳、马步青,正规军有3万余人,还有“国民兵团”10万余人,统归西北“剿总”第三防区司令马步芳指挥。西路军在甘西北的古浪、永昌、山丹、高台、倪家营子等地区,为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战斗任务,冒白刃,餐风雪,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同优势兵力之敌进行了4个多月的英勇奋战,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但是,这些来自鄂豫皖苏区、江西宁都暴动和川北的以农民为主体的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留下了愧疚良深的遗恨。

西路军的失败其教训是深刻的。兵贵神速。孤军外线作战,任务飘忽不定,迟疑徘徊,实为兵家之大忌。而西路军的情况,却恰恰如此。先是执行宁夏计划,继则放弃这一计划,忽而准备西进,忽而准备东进,慢慢腾腾,走走停停,结果造成西路军孤军深入河西走廓,长期遭敌重兵围困的被动局面。疲兵屡战,有耗无补,进退失据,一筹莫展。这对西路军的有限兵力来说,无疑具有致命伤的性质。西路军的失败还与战场上失掉主动权,指挥上缺乏机敏果断密切相关。两军对阵,战场主动权是决定双方胜负存亡的关键。而西路军孤军深入敌军腹地,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左右不好回旋,企求援应没有援应。这样就毫无战局中的主动地位可言。对于一支独立作战的军队,指挥员根据作战任务和战场情况,机断专行,灵活制敌,将会对战局发生决定性影响。而西路军最高指挥官在战场上缺乏机断专行。部队每走一部,均需不折不扣地照上级指示去办,叫停就停,叫走就走,指挥员毫无机动自主的权力。西路军的失败,发生在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历史关头,也是蒋介石利用和谈,玩弄两面手法乘机加速消灭红军力量所致。事实证明,想通过谈判,要蒋介石制约二马,保存西路军,是不现实的。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放在依靠自己,依靠人民基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