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艺术再现难
龙山文化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史前文化,因其在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故名龙山文化。它主要以发掘出距今4500年的黑陶文化而著称于世。它的时间稍晚于仰韶文化,可有“原始文化中的瑰宝”之称。它的分布向南在沿海一带,江西、台湾都有发现。向北则达到辽东半岛,向西到河南与彩陶文化相迂而混合。黑陶的制作技术似乎比彩陶更高。它采用高温窑烟渗碳的方法烧制,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尤其是黑陶中的蛋壳陶,器壁厚不过0.3厘米,最薄不到0.1厘米,真可谓“黑为漆、亮为镜、薄为帘、硬为瓷”,也被总结为“黑、光、薄、棱、鼻”的特点。“棱”表示做的整齐规矩,“鼻”说明它多附有牵绳和持手。可见其制做的精绝。出土器物多为三足器,平底器和圈足器。由于黑陶的选型比例和谐,体现一种单纯质朴之美,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它以前的彩陶相比,虽然没有颜色装饰之美,可用它丰富多彩的造型、简结流畅的线条、浅雕及镂孔赢得了自己的优势。实际上黑陶艺术起着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陶、右携青铜器的链环作用。如此原始文化的瑰宝,由于青铜器的出现,在夏商以后渐渐被湮没,以致它的制做方法也早流失。
黑陶艺术被发现之后,不少有识之士为了重现这一瑰宝,曾耗费了大量心血,研究、分析,反复烧制,经过长期摸索、反复实验才找到些门道。就是人称“黑旋风”的仇志海,在迷上黑陶的制做时,也“想了三年、干了三年”既独立思考,又下笨功夫,他亲掌窑温,历经成败,矢志不移,使作品达到了色调纯正、陶面滋润、率直疏朗、大有古风的效果。如此艰难的追寻,如有文献的记载、或有口传、则大可不必受此搓折。因之,总结、保留,及至发扬这一制做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