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里觅钟声
“日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枫桥和寒山寺因此诗而名场天下。
寒山寺在吴县西十里的枫桥旁,始建于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宋代太平兴国初,节度使孙承祐又造了七层宝塔。唐代因有名僧寒山、拾得由天台山来此主持,遂称寒山寺。元代末,寺与塔俱毁于火。明洪武重建,以后屡毁屡修。可是古塔已经没有了,更可惜的是,张继诗中那口唐代古钟早已失传。明嘉靖年间,重铸一口大钟,挂于楼中,后来不翼而飞,据说为日本人所盗走。康有为题寒山寺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现在的那口大钟,是日本人明治三十八年(1906年)募铸送回来的,但一点古意也没有了。
张继诗中的寒山寺钟有着无穷的魅力,历代诗人咏寒山寺,总与那钟牵连不断。清代诗人王渔洋,于顺治辛丑春坐船到苏州,停泊枫桥,径上寺门,诗诗二首。其一云:“枫叶萧萧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题罢掷笔而去。宋代孙觌过寒山寺云:“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鸟啼月落桥边寺,敧枕遥闻半夜钟”。清代胡会恩送春词云:“画屟苍苔陌上踪,一春心事怨吴侬;晓风欲倩游丝绾,愁杀寒山寺里钟。”可是寒山寺中并没有留下张继诗的真迹,只有明代文征明写下的诗碑。一九五四年,苏州园林部门又重修了寒山寺。几年前,日本人又铸一口大钟送至寒山寺,宏亮的钟声又伴随中外游客一起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除夕夜。
无论如何,这钟声毕竟不是张继诗中的“夜半钟声”了。寒山寺大钟的失传是永远也无法挽回的事实,如同其它许许多多流失的文物一样,留给我们的是美好的追忆与无限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