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贲对策遭忌

刘贲对策遭忌

刘贲,字去华。幽州昌平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刘贲应制举——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唐代末年,军阀割据,宦官柄政,凶丑朋延。外胁群臣,内制皇帝。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刘贲因对宦官挟制皇帝,把持军政大权,以至于政由宦官出的局面常痛心疾首。所以,明知宦官权势凶燃,而刘贲还在对策中说:“奈何以亵近五六人总天下大政,外专陛下之命,内窃陛下之权,威慑朝廷,势倾海内,群臣莫敢指其状,天子不得制其心,祸稔萧墙,奸生帷幄……”并以万余言痛陈宦官柄政给国家造成的危害:“……陛下亲近贵幸,分曹建署,补除卒吏,召致宾客,因其货贿,假以声势,大者统藩方,小者为首牧,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故人之于上也,畏之如虎狼,恶之如仇敌。今海内困穷,处处流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鳏寡孤独不得存,老幼疾病不得养,加以国权兵柄颛于左右,贪臣聚敛以固宠,奸吏因缘而弄法,冤痛之声,上达于九天,下入于九泉,鬼神为之怨怒,阴阳为之愆错……臣所以为陛下发愤扼腕,痛心泣血也。”在对策中,刘贲为皇帝明陈大义,要皇帝去奸倖,近忠臣、远小人、亲君子。

当时,主考官虽见刘贲之对策,叹为妙文,但由于俱怕宦官,不敢录取刘贲,刘贲因而下第。

后来令孤楚、牛僧孺都上书推荐刘贲为幕府,因此,刘贲才被授秘书郎。而不久,即遭宦官诬陷,被贬为柳州司户参军。

在刘贲对策后七年,即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宦官所导致的“甘露之难”发生。

如果刘贲的对策能被重视,宦官势力能被扼制,恐怕就不会产生“甘露之难”了。所以良好的策略需要明主的识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