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代价

沉重的代价

常年泡在电影院里并不是件美差。有一位负责影视的同志说:谁要是犯了错误,别给他什么处分,就罚给他连续数日整天看电影。

话虽说得过份了些,不过也道出了相当一部分国产片,尤其是一些标榜为艺术片的弊病——沉重。

除了有的编导故意“玩深沉”之外,拍这路片子的艺术家大多有良苦用心。他们不甘心漂在生活的表层搞“花样滑冰”,总琢磨着在生活的深处掘出个的哲理的大金娃娃来,让观众抱回家去领悟。于是,剧作家蹙起眉头写,导演拉长脸来拍,演员涕泪横流地演:观众呢?掏了腰包还得带几条手帕去看,然后再跑回家抱着“哲学大全”去彻夜不眠地“反思”。可能吗?

不可能。沉重的结果是票房大跌,门庭冷落,影片冷落了观众,观众当然也就冷落了电影。

有些片子显然是给很少进电影院的老年人拍的,电影艺术家把镜头对准《残月》、“残照”又聚焦在《最后的太阳》上。这不只年轻人不愿看,即使是老年人也不愿又勾那些伤心事。

给儿童们看的片子,本应有趣味,应以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而不少儿童片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儿童,把沉重的社会问题装进儿童片中,无怪乎有人说,“一叶轻舟,载得动几多愁?”

为孩子们拍片实在是神圣的举动。但如果一“神圣”,就钻进《紫红色的皇冠》里“剖析”、“挖掘”,结果是把孩子们吓跑了,谁还爱看呢?倒是一部名为《霹雳贝贝》的片子,因为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如果把《小兵张嘎》放给现在的孩子们看,可以断言,仍然会得到孩子们的欢迎。问题不在于影片的新旧,而在于是否为孩子拍片。把沉重的社会问题,把成人们都难以说清的问题,放到儿童片中去表现,象父母离异后给儿童带来创伤这类题材,就很难得到孩子们的青睐。他们需要快乐,儿童片自然应该成为“快乐影片。

让银幕轻松些,绝不会象有人担扰的那样是助长了“平庸”。其实,不少影片貌似“深沉”,却并不具有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不少所谓深沉的影片,让剧中哲人说些没头没脑的“深沉”话,让角色模仿外国演员低头锁眉来个冷面,又借助画外音点出编导“深沉”的用意,不仅无益于医治银幕的“平庸症”,反而显示出编导者的“平庸”,因为他们并没有靠形象打动观众的能力和水平。

对电影这种大众化的艺术来说,能让观众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到生活的含义,人生的意义,才够得上是符合电影本性的真功夫。“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对电影创作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