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世的“聂嫈”
郭沫若(1892—1978)是现代中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如同他的诗歌一样,他的历史剧也体现了他浪漫主义的精神素质。郭沫若不仅以历史剧来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而且以历史题材服务于现实斗争,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借古人的皮毛,说自己的话”,这正是他的历史剧对于中国文坛乃至中国革命的杰出贡献。
他的早期历史剧,包括《聂嫈》、《王昭君》、《卓文君》三个剧本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卓文君》通过女主人公卓文君不顾父命,公开与司马相如出走的情节,歌颂了新时代女性在婚姻问题上“不以父命”的独立意识和反抗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在《王昭君》中,他一改过去对王昭君命运悲剧的处理模式,处理为性格悲剧,一反过去宿命论的感伤和无奈,突出了王昭君勇抗强暴的倔强性格。通过封建社会里“君权至上”这一阶级压迫的集中体现者,揭示了产生王昭君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具备了超出以往王氏悲剧的深沉思索和巨大的感染力。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了。当时有一个大学生在运动中身受重伤,他姐姐冲破反动政府的阻挠,不顾一切去照顾他。这一残酷的斗争,感人的现实和高度的革命热情促使郭沫若提起沉重的笔,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构思了紧密配合当时反帝任务的历史剧《聂嫈》。作者设想以战国时代聂政助严遂杀韩相侠累的故事,影射现实,来歌颂聂嫈、聂政姊弟舍己救人、反抗暴政的英勇精神,使处于现实斗争中的读者产生联想,以此来配合当时轰轰烈烈的反帝斗争。应该说,这种构思和设想是符合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精神的,也是极富现实意义的,然而作者只留下了一个《聂嫈》的草稿,仅仅演了三天,剧作未能在演出实践中得以深化和拓展,尽管有了轰动但波及面还相当狭窄,影响并不广泛,这是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