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
“圣贤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这是出自西汉《盐铁论》中桑弘羊讲的一句名言,它的意思是,圣贤治家不光是一种办法,使中国富强也不是一条路子,单靠农业是不能脱贫致富的。秦汉推崇以农立国,似成定论,但那时有人竟对此提出异议和挑战,这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中国历史上桑弘羊还是第一个。然而新的路子到底怎么走法,它的终极效果是好是坏,应当怎样给予正确评价,从西汉开始就有争论。
西汉王朝建立后,有关国计民生的冶铁、煮盐、铸币等重要生产事业,仍然操诸于郡国诸侯和富商大贾之手。到汉武帝时,因连年征战,财政匮乏,采纳了桑弘羊等所制定的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等财经政策,推行了由国家垄断盐铁权利的官营经济管理体制,从财政上巩固封建中央政权。正因为实行了这种管理体制,使“天下之利,皆令入官”,“富商大贾,无所牟利”,盐铁问题逐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朝廷从全国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都长安开盐铁会议,(所谓贤良文学,是指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他们都是读书人,其中贤良是有功名但未授官职的读书人)与以桑弘羊为首的御史大夫讨论民生疾苦和治乱之由。在会议上,双方就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货币制等财经政策、管理体制,以至戍边屯垦,对匈奴的和与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论。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以管理体制为主题的辩论会。
盐铁会议争论的焦点是官营工商业问题。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主张废除官营管理体制,主要论点是:盐铁官营体制违背圣人之道,背离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而且存在不利于民生的严重弊病,其目的又是为民争利。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一方则力图维护盐铁官营管理体制,主要理由是:盐铁官营有助于抑兼并、制诸侯,加强中央集权,有益于增加财政收入和筹措边防经费,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而且认为“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单靠农业是不能脱贫致富的。在争论中,双方自都引经据典,蒐集大量经济事实为凭,自圆其说。流传至今的会议记录《盐铁论》仍存,读起来令人有战斗性和艺术性之感,可谓绝世奇文。
盐铁会议和《盐铁论》已成为历史陈迹,但对官营管理体制和《盐铁论》的经济管理思想的评价,却历代众说纷云,至今尚不乏新论迭出,原因在于评价的尽度和标准不一致。衡量管理家及其管理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看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力量,当然,也要看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所起的终极效果的作用,而不是看谁是法家还是儒家,看他的引经据典,博学多知如何,也不是看盐铁会议的政治背景是否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从经济发展史看,盐铁官营,在当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汉王朝的封建帝国的国力增强了,这是事实。但是官营体制的实施,也暴露了一连串的弊病,统治者的国库是充实了,但老百姓的生活却更加贫困了,这也是事实。至于由于盐铁官营,封建官僚管理无能,产品质量低劣,价格昂贵,损害人民的利益,那在当时就引起社会的不满。从中国历代经济发展的长河来看,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官营体制也随之走向生产力发展的对立面,这就是《盐铁论》给后世留下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