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演员怎样变得蹩脚

优秀演员怎样变得蹩脚

马龙·白兰度和奥立弗可称为驰名世界的表演艺术大师。他们成功的银幕形象将永远留在世人心中。

但是,当他们一旦在一部蹩脚的剧本中充当角色,那该如何呢?

1980年美国影片《公式》上映了,讲的是一名洛杉矶侦探,为了寻找谋杀他朋友的凶手,发现了一起企图压制从煤里提炼人造石油的阴谋。这此期间,他遇到了一个性格乖僻、权势遍及各国的美国石油巨头兼大富豪。这个石油巨头认为法律应该禁止使用氯气,因为氯气使他养在游泳池里的青蛙受不了。他穿着定做的西服,缝制是别具匠心的,为的是尽可能不显出他的大肚子,他说话用的是一种粗俗的腔调,为的是遮掩他的极端残酷。

这个石油巨头就是由马龙·白兰度扮演的。作为伟大而优秀的演员,他虽然试图冲破浅薄脚本的限制,但最终不得不放弃这种努力,蹩脚的剧本使优秀演员陷入困境而显得呆傻可笑。他本是个富有创造性的演员,但是,由于影片故事情节混乱不堪,他的创造性表演就变得毫无意义。

问题不在于白兰度没有表演,他从头到底都在表演。影片的问题在于,剧本的情节模糊不清,到影片结尾部分,连谁对谁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干都无法确切的搞清楚。这就使演员处于不利地位。

白兰度终于无法使自己从蹩脚剧本中钻出来。无独有偶,表演艺术家奥立弗也遇到同样的情况。在重新拍摄的影片《爵士歌王》里,他扮演一个年迈体弱的笃信东正教的犹太人。

但是,《爵士歌王》是部毫无生气的重复娱乐性行来陈词滥调的影片,奥立弗的表演显得那么呆傻。他在影片中的镜头并不多,但当他一上镜头,你就不得不看他表演。由于他在所演的角色中竭力采用其惯用的奈张的表演方法,结果是不管他如何努力表演,也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这位伟大的演员正孤立无援地被困在一部空洞、乏味的影片里。他纵然倾其所有表演才能,也无法挽救这部毫无价值的作品,而他的演技也只能降低到该影片的水平。

如果一部影片或一出戏剧很糟,一般来说,表演也不会好。这倒不是说演员不好,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表演也不会是第一流的。人们固然不应责备演员,但演员却应从中吸取教训。

演员的表演有时可能使你忘记作品的优劣,但很少能改变作品的质量。演员最多只能将那些毫无价值的作品做些打扮。

由于演员处境被动,所以评论家往往把演员同他们参加演出的劣等影片区别开来,结果既不利于演员,又不利于付钱来观看演员表演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