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与《水浒传》唱反调的怪书——《荡寇志》
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历来鄙视稗官小说,甚至视为“惑世诬民”的“异端”,千方百计加以禁遏。而满清末年有一部小说却博得了许多“当道诸公”的青睐,被交口赞誉,当作维系“世道人心”的奇珍异宝。在太平军攻陷南京后,清政府官员逃往苏州也没忘记带上它的版本,在苏州大量印行。而1860年太平军攻下苏州后下令焚毁了它的版本。究竟是什么书,值得封建统治者如此重视,起义军如此仇视呢?这就是俞万春的长篇小说《荡寇志》。
俞万春(1794—1849),字仲华,号忽雷道人,浙江绍兴人。《荡寇志》又名《结水浒》,是他呕心沥血,花了二十二年才写成的。在这部书里,俞万春站在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上,仇恨农民起义,描写并歌颂了封建势力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妄图凭借自己的小说来翻《水浒传》的案,消除伟大名著家喻户晓的声名和可歌可泣的农民英雄形象的影响。
《荡寇志》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即所谓的“但明国纪写天麻”,就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封建统治者唱赞歌。书中连篇累牍地歌颂封建朝廷,恶毒污蔑诅咒农民起义者。逼上梁上的英雄好汉们,一个个成了叛臣逆子,最后“一百单八英雄到结束处,无一能逃斧铖。”(《荡寇志》半月老人序)相反,压迫百姓的恶霸、赃官,却成了忠厚良民和忠臣孝子,高俅、祝永清、盖天锡等一个个成了意气鹰扬的英雄和青天。小说不遗余力地宣扬封建专制主义的“国纪”:凡在一个朝廷统治下的“食毛贱民”,就绝对不能反对朝廷,违抗官府,只能逆来顺受,苟且偷生。
正因为《荡寇志》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怀着与社会前进方向相背离的陈腐的政治观、伦理观,站在封建专制主义和豪绅地主的立场上,一厢情愿地歪曲事实,所以它一出笼,很快被封建统治者看中并作为欺骗人民、恐吓人民的御用工具,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尽管《荡寇志》在人物塑造、行文布局、造景设语等方面有其匠心独运之处,正如鲁迅先生评价的:“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但可惜的是,思想的反动和与人民群众审美意识的对立,掩盖了它在艺术上应该发出的光彩。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