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十五年的徘徊

普朗克十五年的徘徊

科学需要一种永往直前的勇气。没有坚持到底和科学冒险精神,完全相信既有的理论是绝对完善的,即使有了新的发现,也可能再失掉它。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

普朗克(Planck M.,1858—1947)在维恩、瑞利和金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黑体辐射实验的事实,1900年提出了量子假说。他认为,物质辐射能量和吸收能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按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能量子”的形式进行的,每份能量子的大小与频率成正比。这一假说成功地解决了经典物理学与热辐射之间的矛盾,打开了量子世界的大门。

然而,这一学说与经典物理学相抵触,长期得不到科学界的承认,对此,普朗克本人也很不安,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所做的事情可以简单地叫作孤注一掷的行动。我生性喜欢平和,不愿意进行任何吉凶未卜的冒险”。正是由于缺乏科学冒险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普朗克退缩了,他试图把自己的新理论与经典物理学调和起来,把量子论纳入经典理论的框架,他曾先后两次修改自己的观点,逐步接近经典物理学理论。1911年,普朗克发表了《论量子发射的解说》,明确地取消了能量吸收时的不连续性,比量子假说倒退了一大步。1914年,他又发表了《量子解说的另一种表述法》,把发射说成是连续的过程,只承认振子和物质的自由粒子相互碰撞,在能量交换的情况下,才有量子的间继性。至此,普朗克几乎完全放弃了量子论,对量子力学后来的进一步发展,没有做出任何贡献。

科学,需要一种勇往直前的勇气,只要认准了一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百折不挠,要有一种科学冒险精神,敢于跳出传统理论的圈子,而不能削足适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