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成空的永宁寺塔
建于北魏末年的洛阳永宁寺塔,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建筑作品之一。它传名千载,为后人所追念称颂。然而,永宁寺塔不幸短命,只存在了十五年(神龟二年至永熙三年,519—534年),就毁于火灾,现早已灰飞烟灭。
先是,北魏献文帝皇兴中在代京(平城)建永宁寺,有七级佛图,高三百余尺,是当时最高级塔,灵太后执政,即在洛阳建最高级佛寺,沿袭代京永宁寺名,塔则增至九级,超过一切寺塔,代表国家,至高无上。永宁寺是当时糜费最大的工程之一,其建造的社会背景:竭泽而渔,弄到国弊民瘦,不 可收拾。在如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堪称是空前绝后的永宁寺塔。
按佛教教义,佛塔并无登上之义。但是永宁寺塔可登,此举虽未必最先,但见诸史料记录,这是第一次。与此同时的南朝,为梁武帝在位时期,也极力提倡佛教,寺塔极盛;但是,南朝关于佛塔的文字诗咏虽多,无一字道及登塔事。日本佛塔从百济传入,属于南朝塔系,也不可登。看来,登塔是北朝主要是北魏时期所倡行。而永宁寺塔则是这一创造的代表,达到惊人的高度。
永宁寺塔既是前无古人的创造,必须会有自己的薄弱点,由于缺乏经验而招致损失。孝昌二年(526年)“大风发屋拔树,刹上宝瓶,随风而落,入地丈余。复命工匠更著新瓶。”《魏书》灵征志的记载则说:“孝昌二年五月丙寅,京师暴风,拔树发屋,吹平昌门扉坏,永宁寺九橙析,于时天下所在兵乱。”后人注以为刹柱折断,较为近理。塔建成十五年后,永熙三年(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毁于雷火:“永熙三年二月,浮图为火所烧。帝(孝武帝,东魏谥出帝)登凌云台望火,遣南阳王宝炬、录尚书长孙稚将羽林一千救赴火所。莫不悲惜,垂泪而去。火初从第八级中,平旦火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感来观看,悲哀之声,震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经三月灭,有入地柱,火寻柱周年,犹有烟气。”这伟大建筑物于是化为灰烬。
永宁寺塔据《洛阳伽蓝记》的描述:“…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初掘基至黄泉,下得金像三十躯,太后以为信法之征,是以营建过度也。刹上有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应为“十三”)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锁下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浮图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有五行金钉,合五千四百枚,复有金环铺首。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音,闻及十余里。”
根据考古发掘,在汉魏洛阳故城内,相当于阊阖门西南一公里处,发现了永宁寺遗址。寺平面长方,南北305米,东西215米,周以垣墙,四向辟门,与记载相符。寺中央为百米见方的夯土台,其上第二级为五十米见方的夯土台;前者似为塔的回廊范围,形成塔院,后者似为塔的直接基底,其上再立塔身基座。夯土近中心处残存8米高,上有方形柱洞七处,似为塔柱下柱跗遗迹。
永宁寺塔虽短命,但是已经深入人心,难以磨灭。而永宁寺塔的焚毁,则引起人民群众极大的悲痛,“悲哀之声,震动京邑”。这座精心杰作,凝聚着多少人民的财富、血汗,是多种艺术精品的综合;它已经越出宗教意义的界限,成为人民心目中珍惜的事物。一切真正的艺术品,都具有这样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