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备不足失郢都
吴楚鸡父之战后,楚平王荒淫无道,致使楚国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加剧,先后逼迫伍员、伯嚭奔吴。公元前516年,楚昭王即位,政治更加腐朽,大权完全落在昏庸贪贱的令尹子常手中。
吴公子光于公元前515年刺杀吴王僚,自立为吴王阖闾后,为争夺江淮霸权,早就打算伐楚,他奖励农商,修明法制,整军练兵,增修城池,并重用从楚国逃奔来吴的伍员、伯嚭以及由伍员举荐的大军事家孙武,上下戮力同心,进行伐楚的准备。
公元前506年,蔡昭侯因向晋求助不成,归途中伐沈,招致楚军来攻,向吴国求救。吴国阖闾听取了伍员、孙武的建议。一面以孙武为将,伍员、伯嚭为副将,公子山(阖闾之子)为先锋,尽起三军之众,会合唐、蔡军伐楚。
楚令尹子常在围蔡中听说吴国发兵救蔡,立即撤围回国。疾趋三隘口,并听取左司马沈尹戍的建议,自己率主力在汉水两岸暂取守势,让沈尹戍率部赶往淮汭(今安徽省霍邱县附近),焚毁吴军船只后阻塞大隧(今河南省信阳市与湖北省交界处的武阳关)、直辕(今黄岘关)、冥厄(今平靖关)三隘口,然后楚军主力渡过汉水,与沈尹戍部南北夹击吴军。
楚军主力在汉水两岸等待与沈尹戍部夹击吴军,忽然听说柏举(今湖北省孝感县北)山区也有吴军侵入。楚将武城黑向子常建议:“如果等待沈尹戍部夹击,则战功将为沈尹戍所独得,不如先用汉水之军东进,击破南路吴军,再进而与沈尹戍部夹击吴北路军,这样令尹之功自然居于沈尹戍之上。”子常采纳了这个建议,改变原定计划,命楚军主力渡过汉水,向东发起攻击。楚军在小别山和大别山与吴军三次遭遇,吴军士气极为高昂,三战皆败楚军。子常只好率楚军退守柏举地区。11月19日,吴军追至,双方列阵对峙。吴王的弟弟夫概分析了楚军的情况,请求去打头阵。决心拼死一战,破楚入郢,遂率其所属5000人向子常的亲兵发起攻击。子常的亲兵一触即溃,楚军整个阵形也因此而动摇。吴王阖闾乘机以全力投入决战,大败楚军,楚将远射被俘,史皇战死,子常畏罪逃往郑国。楚军几乎全部溺毙或被俘。
这时,楚左司马沈尹戍听说楚军主力已败,从三隘口回军驰救。但因沈尹戍身先士卒,连负重伤,不能继续指挥战斗,该部楚军也终于败亡。吴军于11月29日长驱直入郢都,楚昭王乘船渡江西逃,楚国险些灭亡。
春秋楚国郢都之失,其主要原因是楚国在战前没有积极做好战事准备,为求战功,改变原定计划,使战争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以致遭到吴军的战略奇袭。失去了楚国国都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