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缺乏对儿童世界的关注

中国古代文学缺乏对儿童世界的关注

不管是什么时代,少年儿童都需要适合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我们一般叫做童话。想一想我们经常提到的有名的童话,如“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小天鹅的优美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凄惨哀怨的悲苦遭遇;“国王的新装”中愚蠢透顶却又专横虚伪、自做聪明的可笑的国王……等等,都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欢笑,引发了他们多少聪颖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求知欲。可是看一看这些有名的童话作品,几乎都是国外作家的作品,而在我国漫长的古代文学中却没有出现过一部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童话作品。我们不能不发出这样的遗憾:中国古代没有童话。

中国古代不仅没有童话作品,也没有象国外《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那样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的作品。人们熟悉的《封神演义》里的哪吒却不是现实中的儿童,而是神话里的天才儿童。同样,在古代作品中也很少有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

当然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中,也不是绝对没有一点少年儿童的影子。比如在《列子》中有一则寓言:两位儿童在路上争论太阳的远近,一个说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的太阳不如中午的热,按理说离得近要热些,离得远就冷一些;另一个则认为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早晨的太阳形状大,中午就变小了,按理说距离近形状才大,距离远形状就变小。他们争论不休,正好遇见孔子,就向孔子请教,结果孔子也答不上谁对谁错。这则寓言是列子用来讥讽孔子的无能。其中的两位儿童形象虽不乏可爱之处,但总归是把成年人的思想加在他们身上,总给人以太成熟的感觉。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大多是这样早熟的,充满智慧的儿童,他们很小就懂得大人们的礼节,具有超出一般儿童的较高的智慧才能。另外,在古代文学中也有极少量的以正常儿童为题材的作品。如左思的《娇儿诗》。唐代诗人胡令能有首《小儿垂钓》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一个披散着头发的小男孩在学习钓鱼,神情专注认真,行人想向他问路,他远远地摇手不让人走近,怕把水中的鱼儿惊走。把一位质朴可爱的儿童形象刻划得维妙维肖。可惜这样的作品太少了。

总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缺乏对儿童世界的关注。有,也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再不就是一些早熟的、天才式的、“小大人一般的”儿童形象。好象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的成长,一步登天,不知道儿童也有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独立的阶段。在文学作品中很少有对正常儿童加以正常的期望和关注,要么不关注他们,要么只关注那些早熟型、天才式的儿童,岂不知这只是大人心目里的儿童,而非现实正常的孩子。这不也是一种遗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