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杂剧的宫廷化
北杂剧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杂剧作者及其作品的宫廷化,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的原因。
元代前期,杂剧作者浪迹于“青楼勾栏”,生活、思想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能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从而创作出许多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创作。社会相对稳定后,元统治者开放科举仕进之路,文人们便纷纷钻研举业,致力于杂剧创作的文人大为减少。即使有意于编写剧本,也往往端起士大夫的架子,不是借以遣兴,就是宣扬“风化”。进入朱明王朝以后,文人的思想意识更是受统治者八股取士的牵制。当时有不少杂剧作者,如贾仲明,汤舜民、杨景贤等,实际上已成为封建王朝的御用文人,“每有宴会,应制之作,无不称赏”(《录鬼簿续编》)。北杂剧作者至此已大多是士大夫文人及象朱权一样的藩王贵族,他们的精神生活已与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疏远,编剧演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博取王侯贵族的欢心,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所以明代北杂剧作者大多沦为封建王朝的代言人。
明太祖朱元璋很懂得戏曲的“风教作用”,由此他极力称道《琵琶记》,并在《大明律》中明文提倡演出“劝人为善”的戏,向广大人民灌输礼教。不仅如此,朱元璋还鼓励藩王们染指歌舞戏曲,于是在明初剧坛便形成了以藩王朱权、朱有燉为中心的北杂剧创作群体。一时间杂剧创作成了御用文人、藩王贵族手中专利,无论思想内容或艺术素质,都走着应制奉承、骚雅自赏的路,脱离了现实生活。朱元璋以后的几朝如建文、永乐、宣德皇帝承继了这种词曲教化的策略,对亲王们不仅赐与词曲,而且还赐给乐户,借以消磨藩王们的政治野心,使之沉湎于声色之娱,以便维护万世一统的基业。于是北杂剧成了统治者调整和抑制宗室关系与矛盾的重要工具,杂剧的演唱也成了明代宫廷、藩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杂剧创作走进宫廷,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舞台实际,导致北杂剧最后走向了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