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毯”“球”错刊千古成谜
《胡旋舞》是立于一小圆球子上舞之说,时见艺术史学研究者所引证:“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球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球子上,其妙如此也。”(《乐府杂录》)“胡旋舞,舞者立球上,旋转如风”。(《新唐书·礼乐志》)
据以上两书,近代学者得出了两种结论,一种认为《骨鹿舞》和《胡旋舞》就是唐代“踏球之戏”的异名。第二种认为《胡旋舞》有两处,一种是在地下转,另一种是人站在球上转。
舞蹈史学家彭松先生经过长期考证后认为:《胡旋舞》既不是唐代的“踏球”之技,也不是立于小圆球子上舞。其理由:(一)唐:王邕《内人踏球赋》中并没有人在球上旋转如风的动态描写。可见踏球与《胡旋舞》的动态毫无相似之处。(二)白居易诗,在天宝末年,《胡旋舞》在宫廷贵族之家曾风行一时,“臣妾人人学圆转”并非踏球之技。(三)元稹、白居易两位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对《胡旋舞》都有诗作,描写的十分生动,但对“球”字只字未提。(四)唐、杜佑《通典》所记,下限仅至天宝年间,是最早记录了《胡旋舞》的史书,在康国乐条载:“舞急转如风,俗为之胡旋。”撰于五代的《旧唐书、音乐志》所记,也是“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均无“于一小圆毬子上舞”之说。(五)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所记《胡旋舞》并无“球”字,《太平御览》卷五六七引《乐府杂录》:“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毯子上舞,纵横腾掷,两足终不离于毯子,其妙若此,皆夷舞也”。
《太平御览》,撰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卷帙浩大,采书一千六百余种,成书一千卷。内所引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球”字本应是“毯”字,“小圆球”乃“小圆毯”之误,到了宋仁宗时,撰修《新唐书》所引用的《胡旋舞》条,已把“毯”字错为“球”字了。此后,错本传世,辗转抄袭,以至真伪难辩。
真是,一字错刊,千载成谜。错证误引,胡旋舞变为踏球之戏。段安节九天含愤,小圆毯尘世埋名。感谢唐画家留真,舞蹈史学家考证,但愿胡旋舞复生,使这个传自域外,风行盛唐,载入史册,撰于杂录,见于传记,诵于诗歌,写于壁画的一代健舞,丽容再现,人间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