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禅思哲理诗赏析

偶 书

刘 叉①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②,磨损胸中万古刀。

【注释】

①刘叉,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韩愈善接天下士,他闻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之上。后因不满意韩愈为谀墓之文,攫取其为墓铭所得之金而去,归齐鲁,不知所终。李商隐有《齐鲁二生·刘叉》纪其事。其诗诗风峻怪,才气纵横,辞多悲慨不平之声,如刀剑相击,铿锵作响。代表作有《偶书》、《代牛言》、《冰柱》、《雪车》、《勿执古寄韩潮州》、《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塞上逢卢仝》等。其中以《冰柱》、《雪车》和《偶书》三首为最善。

②野夫:草野之人,农夫。这里用作自己的谦称。

【诗本事】

中晚唐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侵扰。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作者便愤懑不平,怒火中烧,写此诗以鸣不平。

【赏评】

红日高升,遍照世界,人世许多细如牛毛的纷繁复杂之事在晴日的高照之下愈益彰显其本质。村老野夫为不平之事所激怒,可恨手无寸剑,只能将胸中的不平之气化作一把光照千古的利刃深埋于心底,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怒见”中任其磨损销蚀。《唐才子传》中载刘叉在年少之时行侠仗义,因酒杀人,几近亡命,恰逢大赦。免去牢狱之灾的刘叉折节读书,能为歌诗。但他并未因此而消去胸中的豪气,而是将它化作无形的剑,化作不绝如缕的诗歌从心中汩汩地流淌出来。纵观中国历史,正是这些胸怀正义之士,坚守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古训,在践行中将社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