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唐·卢纶》原文与赏析

唐·卢纶

红枝欲折紫枝殷, 隔水连宫不用攀。

会待长风吹落尽, 始能开眼向青山。

〔贼中〕身陷在变兵叛军之中。〔严越卿〕严武之子。严武两次镇蜀,以军功封郑国公。杜甫漂泊西南时期,曾受严武关照,得有一枝可栖。〔曲江〕长安东南的游赏胜地。唐康骈《剧谈录》云:“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

这是一首很特别的诗,表面上写的是在长安曲江风景区看花——花的繁茂,实质上表达的是诗人当时陷于贼中的希冀——扫平叛乱。

了解这首诗写作的历史背景,是开启鉴赏之门的一把钥匙。唐代,自安、史之乱后,腐朽的政治不曾有所改善,昏愚的唐德宗缺乏应有的威信,藩镇叛乱连续不断。公元783年,一支抽调救援的泾原兵路过京师,因不给犒赏,兵士哗变,攻入京城,唐德宗率少数家属和宦官仓皇出走。后变兵拥立朱泚为主,朱泚自称大秦皇帝,唐百官大都做了秦官,俨然立起一个朝廷来,一度唐军失利,连那些闭门不出观望胜败的唐官也纷纷投降朱泚,唐王朝几乎又一次陷入了覆没的境地。卢纶,这位“大历十才子之冠冕”,当时“陷在贼中”,因有此作。

诗的前两句写曲江花盛:红花朵朵压弯了枝条,紫花殷殷满树盛开,枝条伸展到了小河的对面,与宫墙攀连了起来。诗的后两句写诗人愿望:等待到某一时机,大风把这些繁花吹落尽了,我就能放眼看到远处的青山。花卉,是美的体现;看花,是美的享受;曲江之花如此茂盛,岂不赏心悦目,歌之咏之还唯恐不能尽意,怎么诗人——这位爱花的文人才子此时却想到的是“会待长风吹落尽”呢?他又为什么希望鲜花落尽能看到“青山”呢?

诗篇本身带给读者的疑窦,可以从诗篇的标题上获得一点解疑的线索:“贼中”。说明了诗人并不是在正常的情况之下、心境欢愉之时的“看花”,而是在异常情况之下、心情压抑之时的“看花”。杜甫《春望》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开鸟鸣,原该使人欣喜愉快,但国乱家散,使忧国思家的杜甫反生悲感,而言“花溅泪”、“鸟惊心”。触景伤情,反之,在伤情之时,即使看到欢愉的景,景也随之涂上了“伤”的情调。“会待长风吹落尽”,可作此解。

至此,仍未解开这首诗的鉴赏之门,“始能开眼向青山”是什么意思呢?循着“贼中”的线索,查考卢纶的生平,原来诗人于四十六、七岁之际,陷在了长安的叛贼之中,他的又一首诗反映当时的状况曰,“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春日卧病示赵季黄》),可见对叛贼是充满了不满和愤懑之情的。仇视叛贼,当然向往唐王朝,何况,忠君是封建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思想,“青山”之意在此。

鉴赏之门启开之后,整首诗便可作这样的理解:从曲江看到叛贼盘踞的长安宫里,许多穿红着紫的伪官,折腰行礼,频送殷勤,我隔水相望,不用攀着树枝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真恨人哪!总会有一天唐王朝的大军席卷而来,把这些降官们一扫而尽,到那时候,我又能看到君临天下了。

以此喻彼,寓于深意,构成了这首诗的独具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