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咏老见示·唐·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 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 发稀帽自偏。

废书缘惜眼, 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 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 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顾〕顾念,思虑。〔灸〕艾灸,中医的一种疗法,用艾香烧灼穴位,这里泛指医疗。〔随年〕适应年龄老大的需要,一说是延年。〔阅川〕水汇聚成川。陆机《叹逝赋》:“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一说是观看江河之曲折起伏。〔翛(xiao)然〕心情畅快的样子。〔桑榆〕二星名,在西方,太阳降到桑榆二星处,天色将晚,常用以喻人的晚年。

本诗作于刘禹锡晚年分司东都(洛阳)期间,时当公元836—842年。这时期白居易也在洛阳,两人同患足疾、眼疾,“同贫同病退闲日”,唱和往还,非常频繁。白居易有《咏老赠梦得》(刘禹锡字梦得):“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这有真切反映生活的地方,象“情与故人重”(人越老越加深对故旧的感情);写老人相聚特别喜欢聊天,都是生动而富于情味的,但渲染老态、慵懒,不愿出门活动(“尽日闭门居”,“迹共少年疏”),调子未免低沉,缺乏亮色。刘禹锡这诗是回赠白居易的,故题为《酬乐天咏老见示》。白诗中流露对衰老无可如何的情绪,已非一次,不但显得不太旷达,有时还表现出一种颓靡的悲凄和死亡的恐惧。刘禹锡想用乐观的情绪影响他,表露一点对老境的不同看法,但在处理上,不但没有用教训人的口气,也毫无有意进行驳辩的痕迹,自然而巧妙。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这是顺着白居易的语气和思路延伸的,通俗流畅,又符合人之常情。白居易用问句(“自问老何如?”)开场,刘禹锡答诗也用问话开场:“老去有谁怜?”这就不单是从生理学上叹老嗟衰,且增添了社会性的慨叹。接着四句,铺排老境的可怜,给首句“人谁不顾老”补上了具体内容,四个细节都是经过亲身体验从生活中拣择来的。身体日益消瘦,衣带一次次紧缩;头发稀疏了,顶上簪子插不稳,帽子自动偏欹;平生最爱看书的,现在也把书废置在一旁,为的是爱惜昏花的老眼;经常就医服药,是为了适应体弱多病的需要。这与开头二句,组接成一个整体。老来困难颇多,又没有人怜惜,当然更要“顾老”。以上是全诗的第一大段,若显若隐有了一点新意。

而更多的新意在下一大段,也是六句。“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从这两句起,诗意就开始转折:前段都是说“老”的短处,这里开始讲“老”的长处。既看到事情的这一面,又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这就比较全面了。但作者不是马上就唱高调,说些“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话,而是用自我宽慰的语气来宽慰对方。老年虽然体力差了,但经验却积累多了。经过的事情多,对事物的了解也深刻了;观察人就象看江河一样,对其来龙去脉一目了然。紧接着写了“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两句,更表现了胸怀的旷达。因为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处理事情就较为冷静、全面,少出差错。细想起来,这都是老年的长处,值得庆幸;继此再想下去,就更会自得其乐,放下包袱,无牵无挂。“下此”有人解释为克服、攻下这种惧老心理,也未尝不可。上面四句讲了老有所长,老有可贵,多少扭转了叹老嗟衰的低抑情调,为后面的诗句作了铺垫,末二句以高扬的调子结尾:“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日落时分,晚霞是艳丽的,灿烂的,用这种可爱的景象作比喻,表现老有可用、老有所为的美好憧憬与进取精神,“尚”愿发挥老马识途的长处,让余年在天空铺出火红的彩霞。这是诗人自我人格散放的光华,也是对老朋友的慰勉。而“尚”字下语缓和,极有分寸。虽然我们不能仅从叹老这一点说白居易境界不高,但刘禹锡的高唱“秋日胜春朝”,追求晚霞丽天,其豪健的风格正是由精神与境界铸成。胡震亨《唐音癸签》早已指出这一点:“刘禹锡播迁一生,晚年洛下闲度,与绿野、香山诸老优游诗酒间,而精神不衰,一时以诗豪见推。公亦有句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盖道其实也。”

全诗平和温雅,娓娓道来,不露圭角,所包容的人生哲理耐人咀嚼。诗人先表对友人的同感,再抒个人的特见,礼貌上很得体,转折也很自然,给人(不论诗友还是读者)一种亲切感,易收“入乎脑,著乎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