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
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
桔槔俯仰缘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这是王安石和晏殊的诗。他们两人在唱和中,都引用了《庄子·天地》篇中汉阴老人抱瓮的故事:孔子的学生端木赐,字子贡,多言善辩。他南游于楚,反于晋,路过汉阴,见一种菜老人,由隧道入井抱瓮提水灌园,“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就告诉老人:有一种汲水机械,一天可以浇菜百畦。老人问:“那机械怎么样?”子贡于是就把桔槔这种汲水工具的制作、性能,一一作了介绍。老人听了,顿时板起面孔冷笑地对子贡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老人“羞而不为”的理由就是认为用了“机心”不载于“道”。所谓“机心”,就是取巧;所谓“不载道”,就是不符合传统的典章制度。在老人看来,与其用桔槔提水,不如抱瓮取水。因此,晏殊诗云:“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区区亦未贫。”王安石则一反元献“谓露巧不如守拙”之诗意,而诗曰:子贡虽然善于辞令,但这回却未识真,把一颗好心掏给了汉阴老人,反而引起反感。这表面似乎指责子贡的不知人,实则是不满意于汉阴老人的抱残守缺,不懂经世致用的道理,含而不露地批评了汉阴老人在桔槔上与时俯仰、随俗浮沉,而不能自立自主的消极人生态度。在以“经济为己任”的王安石看来,只要经世致用,有利于社会变革,就莫管它是否“载道”,不应拘泥于陋习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