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原诗共十六句,这里节选的是开头四句。帝,天帝。天吴,据《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是居住在朝阳之谷的水神,样子很怪,通体兽身,有八头八腿八尾,背呈青黄色。但和兽不同的是,八个头上各长着一张人脸。因为它是水神,当然可以接受天帝的派遣而把大海移走。知道了这个神话故事,上面的诗句就不难明白了:你看,一阵南风吹来,居然把高山吹走了,顿时平地展现在眼前;你看,明明是万顷碧波的浩海,转眼间被天吴移去,沧海成千里良田。在这两句诗中,李贺运用极度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优美的神话,感叹人世代谢,沧海桑田。李贺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诗歌造语新颖,意境奇丽。在这首诗中,李贺的诗风,是体现得很清楚的。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言时间久远。在这漫漫长时中,青骢马,杨柳枝,有美酒,有佳人,可是青春易逝,红娘易老,世事更迭不已。岁月流逝、人事代谢这种自然规律,李贺是有着深刻认识的,故在诗中一再吟唱,如在《梦天》中说,“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又如在《古悠悠行》中说,“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毛泽东同志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借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名句,继之以“人间正道是沧桑”,肯定了沧海桑田之变,并认为这就是“人间正道”。李贺沧海桑田的认识,当然有着对传统的继承,历史的沉积。孔子面对奔腾不息的流水,借水抒怀,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原面对日月交替、四季更迭的自然现象直抒胸臆:“日月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间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着的。因此,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面对这种沧桑巨变,除一部份人表现出及时行乐以外,有作为的人,都为功业未就而劝勉自己。李贺的这首《浩歌》,除反映生不逢时而外,同他的《嘲少年》等诗一样,显示出年命不久,时不我待,及时努力的思想:“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荣枯递转急如箭,天公岂肯于公偏。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由沧海桑田而激发出的及时努力这种思想,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需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