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蔡瞻明登中山·[宋]洪适》原文与赏析

[宋]洪适

好句联翩见未曾,品题今日欠钟嵘。

登临自有江山助,岂是胸中不得平。

几位诗人,生活中碰到诸多不快之事,走!于是乎相约登山。风光之绮丽,阳光之和美,谈吐之畅快,诗人们渐渐忘却了先时之烦恼,灵感顿开,诗兴勃发,相互唱和,好句联翩,这都是过去未曾有过的呀!诗人们陶醉于创作成功后的喜悦之中,遗憾钟嵘(字仲伟,南朝梁文学家)不在现场,要不然,这位《诗品》的作者也会为这些联翩而出的好句大加赞赏的。

如果说上两句写诗人忘情于山水,陶醉于创作的成功,那么下两句则就是诗人理性的思考了。

为什么登山临水就能好句联翩呢?《文心雕龙·物色》说:“……然屈平所以能洞鉴《风》人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意思是说:屈原之所以能体察《诗》人的感情而创作《离骚》,就由于他得到了江山风物的帮助吧!“登临自有江山助,岂是胸中不得平。”洪适承继了刘勰的观点,认为并不是胸中郁结不平之气才能挥毫作诗的,而登山临水、陶冶胸襟,对作诗倒是大有裨益的。

创作诗歌,胸中不能没有激情,故有“愤怒出诗人”一说。但诗人的激情又是从何而来?如果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那只是文人墨客的无病生吟;如果胸中充溢的仅是个人不幸遭遇而怨天尤人的“小我”之情,也只能是个人情感的渲泄,难以得到众多读者的共鸣。洪适主张投身于祖国的名川大山,以江山的大气磅礴,开阔自己的胸襟,触发诗歌创作的灵感,激发创作热情。这是一种积极的创作态度。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诗人都喜欢游览祖国壮丽的山河,他们或是寄情于山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或是从山水中感受灵气,触发创作的冲动和愿望,或是借山川之景抒壮志豪情,从而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当然,我们今天吟诵“登临自有江山助”之句,不应局限于登山临水的理解上。这种登山临水,实际上是要走出苦读冥思之屋。唯此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感受到民情民俗,摆脱“小我”之情;才能真正读懂无字之书,看到书本上所没有的。这不仅对写诗,对其他体裁的文学创作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