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太白·[宋]苏轼》原文与赏析

[宋]苏轼

李太白有《浔阳紫极宫感秋》诗。……诗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韵。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复。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下诏把苏轼从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改为汝州(今河南汝临)团练副使。苏轼离黄州途中,先到筠州(今江西高安)探望弟弟苏辙。归途中,游庐山;到九江,游览紫极宫。唐代诗人李太白隐居庐山时,曾写过《浔阳紫极宫感秋》诗。苏试因其诗有“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之句所感,便写下这首和诗。

当年,李太白游庐山,正是他政治上失意的时期。他入长安三年,虽然得到唐玄宗的征召和称誉,但因在政治上得不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难以实现;加之他对朝廷的黑暗与腐败不满,常借诗歌进行讽喻,结果遭到宦官贵戚的谗言。最后,被迫上疏请还。天宝三年(744)他离开长安,开始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生涯。天宝九年(750),李太白离开金陵,至浔阳,访紫极宫,时年四十九岁。明乎此,便知“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真正含意。

无独有偶。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在《湖州谢上表》中发了几句牢骚便遭到李定、舒亶等人陷害,神宗在御史的围攻下,只好令御史台拘捕苏轼下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其时,苏轼四十四岁。接着被贬黄州五年,此时游紫极宫,正好四十九岁。

由于苏轼有感于他与李太白具有相似的政治遭遇和仕途失意的坎坷经历,因而发出了“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可复”的深沉慨叹。“世道”是指社会风气。“弈”本指围棋。棋,古时称弈博之子为棋,此处泛指下棋。俗语谓“世事如棋局局新”,说的是每局棋的变化各不相同,借此说明事物变化莫测的规律。

所谓“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可复”,即是说,社会风气有如棋局,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不容许走回头路。然而,其言外之意则是,虽然朝代不同,而我和李太白却都遭受到了同样的非遇。这种混沌世道,不容许重复再现呵!这里,既寄托了苏轼对李太白的同情,同时,又抒发了自己对世道不平的愤懑之情。它既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又是诗人对社会的抗争呐喊。可是,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一切善良而正直的人们,有谁能逃脱这种乖舛的命运呢?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即是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既看到事物变化的复杂性,也就是诗中说的“如弈棋”;同时又要看到社会进步的规律性,即“变化不容复”。当然,这不是苏轼的本意。但他能在客观上给人们以启迪,也称得上是一种积极因素。

苏轼“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复”的认识系游浔阳紫宫时联想到李白的诗和遭遇而得出的。他寓居紫极宫,由月光而触发了今古之思。先叙月光之明“月明浸疏竹”,再言月光之洁“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最后写月光之动“流光发永叹”。明洁的月光如水之流淌,用“浸”、“洗”、“饮”、“流”等与水性相关的词,使之从时光流逝中回想到自己“行年四十九”,从而“缅怀”和自己现在同样年龄的李白,李白已作古,时移世迁,想不到自己却有了和他同样的遭遇。诗人从自身、他人,此时、彼日的钩连中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得出富有哲理性的结论。这就使结论如水就下,成自然之势,瓜熟蒂落,无强扭之迹。这也是这首诗感人之处,益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