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 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 不堪秋气入金疮。
这首诗触及了唐诗中一类少见的题材,描写了一个伤兵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当时统治者不恤士兵痛苦的罪行,自然流露出诗人对之无限哀悯之情,亦可见当时存在的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诗题《逢病军人》告诉了读者,诗篇所写的不是一个因天灾等缘故而流落在外的庄稼汉,也不是一个因经商失败而两手空空、飘荡在外的小商人,写的是一个伤兵在返乡路上陷入了极为困顿的境地。唐代,特别到了中唐之后,边无宁日,征战不绝,许许多多百姓就象在杜甫《石壕吏》一诗中所写的那样,被地方官吏强行抓去当兵,他们有的还在戍边,有的已经牺牲,而本篇所写的却是一个虽幸存而受伤归来的士兵。
“行多有病住无粮”,写了病军人行住两难、进退无路。“有病”点出了这是一个伤兵,“行多”表明这个伤兵已经赶了许多路程,带伤而行自不免痛苦、疲乏、艰难,然而不要说住宿客店,就是连充饥的粮食也没有一点点了。一病、二累、三饿,实在是太悲惨了。
“万里还乡未到乡”,进一步写出了这个病军人的流落旅途的处境。从边地到自己的家乡,隔山重水,万里迢迢,虽然挣扎着一步一步地离开了征战的边陲,一步一步地靠近了自己的家乡,但是路途遥远,何日才能归家呢?“还乡”是鼓舞着这位病军人克服困难和痛苦在路途跋涉的最大希望,尽管可以预料到回到家乡也不会有什么好运,但是不客死异乡而能归葬于生他养他的地方,这就是一种幸运了。可是,望着茫茫的前途,不知能否返回,心里是多么悲哀!
“蓬鬓哀吟古城下”,写出了病军人的形象和情态。“蓬鬓”,这是一目传神的概括,由此可以推见他衣衫的蓝缕、面目的憔悴,是一个受尽折磨、形同乞丐的人。“哀吟”,又是一个画龙点睛的集中,由此可以推见他的疲病冻饿、痛苦万状,是一个走投无路、行将倒毙的人。“古城下”,则刻划了这个伤兵现时的栖身之所,古城之中自然有朱门酒肉臭,然而古城之下,到了天明的时候,也许将出现冻死、饿死、病死的一具尸骨。
“不堪秋气入金疮”,进一步写出了这个病军人创伤的发作。题目里“病军人”的“病”到此被点明了,这位军人不是染上了什么疾病,而是在战争中的“金疮”,即刀枪之伤。已经是深秋季节了,城外的朔风寒冷,得不到治疗的金疮,由于疲劳、冻饿,日渐严重,怎么经得住秋风的袭来呢?
从标题的“逢”字中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这是诗人经过古城之下,看到了这位病军人,且与他作了一番攀谈,了解了他的处境和心态之后才写出的,因而这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作者到过边陲,写出过若干雄壮豪放的塞下曲,然而在内地无意中遇到了这位伤兵,激起了深深的同情,于是又提起诗笔写下了这个形象.,这无异是在向社会疾呼:为什么不去体恤这些在战场上杀敌受伤的士兵?造成这些伤兵如此悲惨遭遇的,是谁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