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铸《随堤田家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耶律铸《随堤田家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元]耶律铸

日月会龙狵,三农能事休。犁杖倚空室,霜林卧羸牛。十二三年间,不如今岁秋。田翁复何事,终不信眉头?云以县官令,租税俱见收;赤穷固有命,白著非自由。又云有飞诏,少壮不一留;半凿通济渠,半构迷藏楼。言罢长叹息,涕泪交横流。出门竟无语,回首漫夷犹。

“随堤”即“隋堤”。隋炀帝役民夫开挖疏通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形成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因此运河堤岸称为“随(隋)堤”。 《随堤田家行》是耶律铸创作的一首拟乐府诗。它描写隋堤两岸人民在少见的丰收之年所遭遇的悲惨命运。

诗的开首四句写道: “日月会龙豭,三农能事休。犁杖倚空室,霜林卧羸牛。”第一句点出了时间。“龙狵”星宿名。 《国语·楚语》中有“日月会于龙豭”即龙尾。日月会于龙尾是指农历十月;“三农”是指平地、山、泽的合称,即所有的农田。《周礼·天官·大宰》云:“三农生九谷”。就是说到了十月一切能做的农事都已完毕,场光地净,粮食入仓,犁杖等所有农具都已入库,劳累了一秋天的牛也疲惫不堪地卧在满枝红叶的树林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农家结束了三秋大忙以后安静闲适的生活图景。接着又点出这还是十几年来少有的一个丰收年: “十二三年间,不如今岁秋”,“秋”指收获季节。

诗歌到这里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农民用辛勤的汗水迎来了一个丰收年,秋收完毕农民喜上眉梢,贮藏粮食准备过冬,是春耕前最为安闲舒适的一段日子,农家正该乐陶陶啊!可是作者到这里却笔锋一转“田翁复何事,终不信眉头?”“信”同“伸”。田家老翁却愁眉不展,为什么呢?作者用田翁自己的话回答了这一疑问。 “云以县官令,租税俱见收;赤穷固有命,白著非自由”。前两句说由于县官下令补收历年租税,粮食全被收去;后两句是哀叹穷本是命中注定,繁重的苛捐杂税不能违抗。 “白著”指苛捐杂税。 《唐书·刘晏传》曾有“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多白著。”收走农家的全部口粮,已把农民置于绝境,但更沉重的灾难还在后边。因为皇帝的诏书即“飞诏”又来到,青壮年一个也不能留,要全去服劳役,一半去疏通开凿运河,一半去建筑宫观楼阙。 “通济渠”,《隋书·炀帝纪上》曾记载:“(大业元年)开通济渠, 自西苑(今河南洛阳西)引谷、洛水达于河(黄河);自板渚(今汜水县东北)引河通于淮(淮河)。”这条运河与向北的永济渠,长江与淮水之间的邗沟,长江至余杭(杭州)的江南河构成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迷藏楼”即迷楼。也是隋炀帝所筑,千门万牖,工巧之极, 自古无有,人误入者终日不得出。这两项工程皆浩大,耗费的人力物力多得难以计算。田翁说到此处已是泪流满面,哽咽难语。是啊,田家赖以养生糊口的粮食皆被收走,皇命难违又得去开河修楼,等待农民的命运是什么呢?他们将啼饥号寒,颠沛流离,卖儿卖女,挣扎在死亡线上。农民的出路在哪里?诗人又能说些什么,只是“出门竟无语,回首漫夷犹”。 “漫”,是徒然,白白地。 “夷犹”,是迟疑不决,不忍离去。屈原《九歌》有: “君不行兮夷犹”。面对伤心诉说的田翁他无言以对,只有一步三回首的默默离去。

这首诗表面看写的是隋代运河两岸农民的悲惨生活情景,其实,诗人是借古喻今,反映的却是元代的现实。元代统治者生活日趋奢侈腐化,为了满足他们无穷无尽的物欲,则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苛捐、杂税、徭役,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一遇丰收年成,各种名目的附加赋税便多如牛毛,使得农民比歉收年还难以生活。无名氏的一首散曲中曾这样写道: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醉太平·失题》)对元代社会黑暗和腐朽,比耶律铸的诗暴露得赤裸多了。当然,诗人作为元朝政府的高级官员,能写出这样同情人民疾苦的诗已属难能可贵。我们对他诗中的不足,不必做过分的苛求。

这首诗是乐府歌行体,句法自由富于变化,通篇用一田翁的口吻进行叙事,读起来真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