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怀李白》诗文原文与赏析

《天末怀李白》言情赠友诗歌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这首诗是诗人流寓秦州 (今甘肃天水) 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致关切怀念之情。

首句以风起天末感秋托兴,既交代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又紧扣题意,将这种关切情怀置于萧瑟秋风的背景中予以烘托,使意更真挚,情更炽热。时杜甫在秦州,地处边塞,与李白天各一方,故用“天末”二字。习习凉风之中,怅望云天,顿觉人海苍茫,世路凶险,无限悲慨,油然而生。次句却宕开一笔,不信自己此刻的心情,而反问挚友:“君子意如何?”看似毫不经意,仔细读来却韵味无穷。设问之中,含意深厚,也从侧面表达了杜甫当时漫无头绪的情感。诗人想知道,友人是否也和自己一样在瑟瑟秋风中睹物伤怀,生身世之嗟; 诗人也想知道,友人是否也和自己一样在深深怀念着命运同样坎坷的对方。故浮想联翩,感触万端,百般思绪均在这一问之中。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由此便引出诗人的怨愤、切盼、叮咛与嘱托。

“鸿雁几时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求友人音讯的急迫心情,时值李白遇赦,然潇湘洞庭,风波险阻,鸿雁不达,音讯难通,这不能不引起诗人深深的忧虑: 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 “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在悠悠远隔的茫茫江湖上,诗人真担心友人又罹不测。在 《梦李白》诗中,诗人也表达过同样的焦虑: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这一份惆怅,这一份真情,虽说得含蓄委婉,却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紧接着诗人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极写李白怀才不遇的冤屈,表达对李白身世的同情与愤懑。前句谓人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语极悲愤;后句以妖物魑魅喜欢乘人经过其侧时抓住吃掉为喻,言人事险恶,示意李白系狱流放,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似轻松而实沉痛,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一“憎”一“喜”不仅是为李白含冤受屈而愤慨,也为封建时代具有同样命运的诗人而抗争。语直而意悲,情深而体峻。

在慨叹与郁愤中,诗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同样因忧国伤时而被谗放逐,流寓江湘,自沉汩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 “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出于对诗人屈原的景仰,诗人想象屈原永存世间; 也出于对李白远谪他乡的深切同情,诗人用一“赠”字,想象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会与屈原作诗相赠,以诉衷肠,从而给诗人这一深切怀念之情赋予了崇高的思想内涵,足见诗人对李白的无比推崇。“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不同于一般的怀人诗,它格高调古,内涵丰富,感情十分强烈,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怀,却又写得低回婉转,沉郁顿挫,正如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所评: “说到流离生死,千古关情,真堪声泪交下,此怀人之最惨恒者。”因而成为流传百世的怀友代表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