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
位于苏州西南郊6公里处。石湖景区东至澹台湖,南至尧峰山,西至木(渎)东(山)公路,北至苏福公路。面积14.25平方公里。由石湖、楞伽山、吴山、七子山等组成。石湖景区自古就有“山水之会”的誉称,这里山水相依、湖面开阔、峰峦重叠,形成十分秀丽的湖光山色,而且古吴越的遗址、遗迹,多且集中,向为苏州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石湖是太湖东出水的一个分支,湖水经越来溪北流,汇于上方山下,形成面积3.5平方公里的一个内湾。相传春秋时(公元前770——476年),越人挖溪进兵,横贯山麓,凿石开溪,以通苏城,故名石湖。溪东溪西分别筑有两相对垒的“越城”和“吴城”。溪之西南,相传有吴王筑以养鱼的“鱼城”。该地区系苏州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之一。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归隐石湖,在越城南筑有石湖别墅,面山临湖,筑有堂馆亭轩,尤以“天镜阁”为胜。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御史卢雍在此筑有“范成大祠堂”,现存建筑重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晚清举人、苏绣第一高手沈寿的丈夫、书法家余觉在范成大石湖遗址上,建有渔庄(俗称余庄),占地约1500平方米,内有亭院、回廊、古桂、石榴,主厅为“福寿堂”。石湖北渚,有行春桥和越城桥。行春桥建于南宋,重修于明末,原为18拱,现为9拱。苏州有每年农历十八日子夜,到石湖观赏“石湖串月”胜景的习俗。
〔古诗文赏析〕 初归石湖 宋·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范成大的家乡苏州,城的西南10里有石湖,是太湖的一个支脉,与当时有名的姑苏前后台只相距半里,风景优美。诗人晚年就卜居于此。在写这首诗之前,他曾被朝廷先后派到边远的静江(桂林)和成都去做地方大吏,惠农、固边,都有政绩。回朝后,在淳熙五年(1178年)四月,以中大夫作了参知政事(副宰相)。任职两个月,就因与孝宗政见不合,御史借细故弹劾,获罪落职,领祠禄回乡了。诗,就是这年六月,初到石湖时写的,其时,诗人53岁,他离开石湖,已经6年了。
这是一首七律。律诗在通常情况下,内容要紧切诗题,诗题也就成了内容的概括,此诗正如题目所标的,是写自己初归石湖时路上所见、所感,是与平日出外游赏不同的。此外,这次虽是罢相而归,但诗中并无失意消沉的情绪;相反的,倒可以使人感觉到作者的心境是开朗的,自适的。他不大在乎仕途的升降得失,对宦海浮沉的厌倦和对石湖山水的眷恋,也使他这次能回家闲居,颇为恬然自安。
律诗论章法,有所谓起、承、转、合。起、承两联,诗意总是衔接得很紧的,所谓“要如骊龙之珠,抱面不脱”(杨载《诗法家数》)。此诗前四句一气相连,用于描写归到石湖时所见景物。首句先写晓光晨雾景象,同时点明是天方曙明。日光初出为暾;青中透红为绀。日光蒙上一层雾气,呈红青色,与天空的碧色相互烘托,色彩艳美。景物是客观的,写在诗中却能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杜甫陷贼脱身后,回到羌村探亲,写诗即以“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的画面起头;虽二者所写,一为夕照,一为晨曦,景物有别,但表现初归愉悦之情则一。第二句写诗人石湖别墅之所在。横塘在苏州西南十里,塘甚大,其北有枫桥,即唐代张继夜泊题诗处。越城,春秋末吴王阖闾所筑的越来溪故城,即石湖别墅所在地,诗人卜筑于此,因其城基,随地势高下而为亭榭。交待了地点方位,便写见到的田野和水塘景色,六月,田间水稻已开花,茂密深秀,一眼望去,路上行人都只露出半截身子; 一只水宿的白鹭,在长满菱叶的池塘里,显得特别洁白可爱。这景象给人以清新、欢快的感觉。“行人”归路所见,“宿鹭”与拂晓相应;而“半出”、“孤明”等字眼,尤用得富于表现力。唐人陶岘《西塞山下回舟作》诗有“鹭立芒花秋水明”的佳句,与此诗“宿鹭”句的意境仿佛,但又不相同。彼写秋水明澄,似见倒景;此写菱塘覆翠,白羽耀眼。“明”字在这里不形容水而形容鹭,所以与“孤”字配搭,与苏舜钦诗“时有幽花一树明”的“明”用法相同。稻花飘香,菱叶满塘,又是丰年的景象。这当然也会增添初归诗人的兴会。
前四句没有正面点出“初归”,只是通过初归者对所见一切都很有兴趣的眼光,来描写客观景物,如果后面仍旧没有交待,那就容易与平时清晨出游相混淆,不能做到紧扣诗题。所以,从第三联的“转”起,就突出了“初归”这层意思;同时也转入以写主观感受为主:“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路是旧时认识的,所以只须信步走去,不怕走错;几次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地发现原来他们都是我从前的邻居。这两句写初归感受十分真切。正好又同置于一联之中,有的是“理殊趣合”的“反对”。上句说无心,下句说留意;上句安闲,下句惊讶:“信脚”易走错,反说“能知”,“邻翁”本熟悉,却要辨“认”;初归识路,是似新实旧,惊认邻舍,是熟已变生。总之,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阔别多年而重归旧里的感受。
末联把今昔之感更明确地抒写了出来:“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斜桥,当是石湖的一座桥名。蜩,即蝉,俗称知了。诗人说,昔日亲手种在桥边的柳树,如今已绿荫蔽天,蝉声满耳了。这里,令人联想到一个常用的典故:东晋大将桓温,北伐时,经过金城,看见自己从前手种的柳树“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泫然流泪。”但范成大此诗不能算用典,虽然他写诗时肯定也会想到这个典故,甚至可能觉得因为有此熟典,更可以加强今昔之感。所以说不能算用典,因为诗人写的首先是实事实景,再说,今昔之感的性质也不同。范成大见手种柳树长大,并没有“泫然流泪”,倒是流露出欣然赞赏之情,或许他还惋惜自己没有更早一点回到石湖来。“无数鸣蜩翠扫空”,写得有声有色,何等气象!苏轼有诗曰:“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翠扫空”三字,即出于此。东坡用以写山,石湖用以状柳,借其语而翻出新意,但仍表示赞美。当然,其中也有感慨。诗以景语作结,映照发端,宕出远神,余味无穷,这是很高明的。
(蔡义江)
〔现代散文〕 天淡云闲,橙黄桔绿,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洋溢的秋意,撩人的秋色,引诱得你在房间里坐不住。郁达夫先生曾经说过:“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对秋天的一股傻想,从他写秋游的许多散文中体现出来,并不是绕在笔尖上的一句空话。秋之所以宜游,在于天的清朗,水的明净,因此老于旅游的人,游踪所及,总拣有山有水之处。在苏州,石湖便成为秋游胜地。
石湖座落在苏州市西南的上方山下,是太湖的一个支流。王鏊的《姑苏志》云:“界吴县、吴江之间,有茶磨诸峰映带,颇为绝胜,相传范蠡从入太湖处。”王鏊说的茶磨诸峰,是指石湖四面的茶磨山、吴山、上方山(即楞伽山)连成一片的三座山峰。你游石湖,如果坐着游船欣赏迤逦的群山,一座折叠的屏风,上面是文徵明画的淡青绿细笔山水,浅淡疏朗,风致嫣然。如果沿着湖边一条小路向南走,左顾右盼,一面是菰蒲菱荡,风帆沙鸟,把你的视线拉得很远很远;一面是渔庄田舍,石桥朱塔,把你引到范成大写的田园杂诗的境界中去。如果步上山脊,可吟味茶磨山畔范成大祠堂中的七块诗碑,凭吊吴山上吴王祭郊之坛的遗迹,浏览上方山与楞伽寺塔。过去,每逢阴历八月十八,这座庙里香火之旺盛,会使人目眩神迷。原来里面供的是粉面朱唇、八字胡髭的五通神,愚夫愚妇痴想发财致富向神发愿,借阴债,焚化金箔银锭,祈祷神灵予以恩赐货真价实的金银财宝。为了取缔这种迷信举动,清康熙二十四年,苏州巡抚汤斌,曾把这个五通神砸毁,投入湖中,这歪风邪气,才告绝迹,但汤斌去任后,死灰复燃,有人重塑一像,供奉如旧,迷信举动,又猖獗起来。迨至1929年间,吴县令王引才又效法汤斌,把那像沉到石湖里去,一时香火断绝。
阴历八月十八,在苏州一向有游石湖,看串月的风俗习惯。徐崧、张大纯写的《百城烟水》中说:“八月十八日,群往楞伽山望湖亭看串月,为奇观。”所谓串月,据说是十八夜月光初现的时候映入行春桥桥洞中,其影如串;但错过时辰便看不到了。看串月须坐船,最阔气的坐画舫,一般坐有舱棚的船,雇不起船的坐农民的赤膊船,即打鱼船、罱泥船。整个湖面都被游船塞得水泄不通。岸上搭满篷帐,城里名牌酒菜馆、点心铺、糖果店都前来赶生意,江湖卖艺人、测字、起课、算命、相面各色人等,窜在人流中,熙熙攘攘,通宵达旦。记得1953年,周瘦鹃先生还偕俞子才、徐绍青、叶藜青三画师同往石湖观串月;颜文梁先生还画过一幅石湖串月的油画。可见苏州还保存着人民喜爱的传统风俗。
去年结合苏州建城2500周年纪念,未开辟的名胜古迹,一一重新开发修建,除盘门三景外,石湖也成为重点建设区。整个湖面恢复旧观,山上范成大祠堂、楞伽塔院和石湖东面的余庄,著名刺绣家沈寿丈夫余觉(名书家)的别墅已全部开放,在行春桥东入口处,还新建一座牌坊,靠地面的横额上刻着“石湖佳山水”五个大字,真是湖山无恙,胜景增辉。
现在从苏州到石湖游览,所需时间约半天,宽闲些可附带参观横塘唐寅墓也不消一天。走公路可在阊门乘20路汽车,半小时即可到达;另外,有一路从察院场车站开往越溪的汽车,也经过范成大祠堂。每逢节日,在观前街东首落瓜桥下,可乘游艇由宝带桥折入石湖,至余庄上岸。过越城桥、行春桥登山。楞伽寺里烧香的活动已逐渐敛迹,现辟有茶室,供人吃茶休息,也供应素面、豆腐汤。清代为民兴利除弊的清官汤斌的政绩已很少有人知道,但相传汤斌身为巡抚,自奉甚俭,通常只吃蔬菜豆腐汤,受到当地居民的敬仰,以吃豆腐汤来纪念他,这个汤字,具有双关意义,因为这位巡抚大人姓汤啊!游人到此,吃上一碗豆腐汤,不但受到传统教育,也具有发扬精神文明之意吧!
(王西野)
〔民间文学〕 清朝辰光,乾隆皇帝下江南听说苏州城西南有个石湖,景致实在好,就要去游玩。
这石湖边上,有几户渔民,都姓李,堂兄弟一共七人。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靠捕鱼苦度光阴。
这一日,弟兄七人正在河里捕鱼,他们一个个闭着嘴唇,虎起眼睛,脸孔绷得象铁板。为啥这个样子呢?因为乾隆皇帝这一天游石湖,点名要吃苏州名菜:“菜花塘鲤鱼”和“松鼠桂鱼”。地方官昨天传下令来,要石湖上捉鱼人今天限时限刻献出活蹦活跳的鲜鱼,供皇帝在龙舟上享用。说来也刁,塘鲤鱼限定每条要在五寸半以上,哪里去捉那么大的塘鲤里呢?桂鱼每条要重一斤,超过一两不要,这两种鱼,很稀少,几天捕不到一条,也是经常的事。
远远地传来丝竹鼓乐声音,乾隆皇帝的龙船摇进了石湖。这七弟兄便把打鱼船的船头一拨,直穿过行春桥。船上的锦衣卫士忙拉直了喉咙喊:“前面是什么人?好大的胆,敢在这里唱山歌!”七弟兄齐声喊:“我们是打鱼的!”“你们是吃了豹子胆吗,还敢在这里拦路?快让开!不然要杀头的!”
李梅生说:“杀头?哈哈!捉鱼有罪吗?我们今朝捕鱼是皇差,皇上不是要吃塘鲤鱼和桂鱼吗?你们是要鱼还是要让路?”
老二说:“要鱼我们正在捕,要让路,交不出鱼我们不关事,你们向皇上讲一声好了。”
差役:“臭鱼化子,胆大包天,竟敢拦住皇上的龙船,皇上决不会宽容你们!”
李梅生说:“乾隆算什么!今天我们就请他喝‘鲜鱼汤’!”说着纵身一跃跳进水里,弟兄们也一个个“扑通!扑通!”跳进水里去了。
乾隆皇帝坐在舱里没有弄清前面发生了啥事情,只觉得画船摇晃起来,茶盏乒乓打碎,浓茶泼得龙袍上湿了一大滩;自己坐立不稳。天在转,船在晃,头昏眼花。原来七弟兄一个猛子泅到乾隆的船底下,合力拱船,画船象摇篮一样晃起来。轰隆一声,水花四溅,挂灯结彩的油漆雕花船卧倒在水面上,乾隆成了落水狗。几个有水性的差役把他连拉带拖地救上岸,龙袍早湿透了,淋着水。乾隆鼻孔朝天,头象拨浪鼓一样洒了几洒,连打了两个老响的喷嚏,冻得一个劲地发抖。
有人说,七弟兄闯下了叫啥“欺君之罪”的大祸,终于被差役捉去,后来被杀害了。死后,老百姓把他们埋在石湖边的山上,从此,这座大山就叫“七子山”。
(袁震 金煦整理)